高中历史必修三一单元第一课课件.ppt

高中历史必修三一单元第一课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1课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一、“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1、“百家争鸣”的含义 2、“百家争鸣”的主要流派和主要代表 3、“百家争鸣”出现的社会原因 4、“百家争鸣”的历史影响 二、孔子与早期儒学 1、孔子的思想 2、孟子的思想 3、荀子的思想 三、道家和法家 小结 2、“百家争鸣”的主要流派和主要代表 道:老子、庄子 儒:孔子、孟子、荀子 墨:墨子 法:韩非子 阶级关系: 4、“百家争鸣”的历史影响 二、孔子和早期儒学 1、孔子的思想 核心: 即“爱人”,“克己复礼”,“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政治思想: 教育思想: 荀子的思想 孟子、荀子对孔子思想的发展 三、道家和法家 (2)庄子——战国时期 思想主张: 世间万物都是相对的, 放弃一切差别观念,就能获得 精神上的自由。 2、法家——韩非子(战国末期) 思想主张: (1)君主要树立绝对权威,实行君主专制 (2)以法治国 意义: 顺应了建立大一统专制国家的历史发展趋势 3、墨家——墨子(战国初期) (1)兼爱 (2)非攻 (3)尚贤 *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主流思想是什么?它是怎样出现和形成的? 它怎样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成为主流思想后,它是如何演变的? 第 1 课 第 2 课 第 3、4 课 春秋战国时期,众多学者、思想流派,相互诘难批驳、彼此吸收融合。 诸子百家 一、“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 1、“百家争鸣”的含义 井田制崩溃,封建经济迅速发展 经济: 为学术文化的繁荣提供了物质条件 政治: 周王室衰微,诸侯士大夫崛起。 各种力量都在较量,新的统治阶级还未有绝对权威,人们的思想不受任何束缚,纷纷对社会变革提出不同的看法和方案, 3、“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社会原因 “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 各诸侯国都想富国强兵,兼并他国,取代周天子的地位,因而特别地礼贤下士;“士”们也希望实现用自己的思想主张治国平天下的政治愿望。 思想文化: 从“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 私学的兴起造就了一大批知识渊博阅历丰富的文士,也为学术繁荣提供了舆论阵地。 1).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2).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3)、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道家学说构成了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在很大程度上,它们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馀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於夫子 ,可谓至圣矣!” ——《史记·孔子世家》 樊远问仁,子曰:“爱人”。 颜渊问仁,子曰:克已复礼为仁。 子曰: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什么是“仁”? 怎样才算符合周礼呢? 怎样才能做到仁呢? 实行“仁”并不难! 孔子的思想核心: 孔子的政治思想: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子曰: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有教无类”(创立私学)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孔子的教育思想: “仁” “为政仁德” “有教无类” 孔庙 孔庙是祭祀孔子的地方。在中国,几乎是每一个省府或县城,都有 一座孔庙,但是规模最大的一座在曲阜。 同文门 孔林 至圣林 孔子及其家族的专用墓,也是目前世界上延时最久、面积最大的 氏族墓地。 位于孔庙东侧,有“天下第一家”之称,是孔子嫡系长期居住的府第,也是中国封建社会官衙与内宅合一的典型建筑。 孔府 圣府大门 通过阅读史料,概括孟子、荀子的思想主张。 史料1:有关孟子的思想: 孟子曰:“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 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曰:“人无有不善。” “仁政”思想 民贵君轻 “性善论” 孟子的思想 “仁义”“王道” “君舟民水” “性恶论” 史料2:有关荀子的思想 荀子曰:“行一不义,杀一无罪,而得天下, 仁者不为也。” 荀子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亦覆舟。” 荀子曰:“今人之性,饥而欲饱,寒而欲暖,劳而欲休,此人之情性也。…… 辞让则悖于情性矣。用此观之,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 时 期 人性论 民本 思想 仁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kui9215282xi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