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HY751型短纤倍捻机标准化操作流程
1.掌握设备的使用性能
1-1 设备的主要功能:
HY751型短纤倍捻机主要适用于精梳棉、毛纱、涤纶混纺等短纤维的加捻。
1-2 倍捻过程:
锭子回转一周,纱线加上两个捻度。第一个捻度是在纱线张力装置和锭盘纱线出口之间形成的;第二个捻度是在锭盘出口和气圈导纱钩之间形成的。其生产能力是环锭捻线机的两倍。
2.设备的有效技术参数与调校
2-1 HY751型短纤倍捻机主要适纺纱支范围为(Ne):10/2
2-2 HY751型短纤倍捻机常用定速范围为:8000~12000r/min。
2-3 HY751型短纤倍捻机的捻度范围为:150~2000T/m。
2-4 HY751型短纤倍捻机的捻向有:S和Z捻
2-5 HY751型短纤倍捻机主要工艺参数的调校:
2-5-1 定速的选择:
从提高单位时间产量而言,定速越高越好。但定速增加会导致纱线张力大幅增加,使断头率增大。因此,根据纱线品种、纱支合理选择定速是倍捻机的生产关键。本机的锭子可以无极变速,定速由屏幕的触屏键控制,可在选项中选中直接更改。调节范围在8000~12000r/
min。
2-5-2 捻度的设定
根据工艺单的捻度需要,对捻度进行设定。HY751型短纤倍捻机是由变频器控制卷绕速度,捻度可无极调节。捻度的设定由屏幕上直接出入,调节范围为:150~2000T/m。
2-5-3 卷绕交叉角的选择:
HY751型短纤倍捻机的卷绕交叉角的设定也是由屏幕操作完成的。调节范围在:10度~18.75度。
2-5-4 超喂包角的选择:
HY751型短纤倍捻机的超喂包角一般选用160%,超喂率选定后,纱在超喂盘上的包角也影响纱的卷曲张力。包角的,即卷曲张力小,卷装较软;包角小,卷取张力大,则卷装较硬。在导纱轮安装板上有刻度,可方便的调节包角。
2-5-5 捻向的设定:
转动控制箱面板上的S、Z捻变换按钮,即可方便改变捻向。
捻向改变后,应适当调整龙带张紧轮,使龙带运行平稳,再正式开车。
2-5-6 气圈高度的调整:
气圈高度指锭子加捻出纱口到导纱钩之间的距离,因纱线粗细的不同和锭子转速的不同而选择不同的气圈高度,横隔板上有刻度指示其高度。
3.设备的标准操作程序
3-1工艺单的接受和查看,更改设备的参数。
3-2根据工艺单要求设定设备参数,在HY751型短纤倍捻机的使用中,由于需要加捻的纱线主要是涤棉纱线的5股和10股两种,所以需要更改的设备参数主要是捻度和锭子转速,根据工艺单的要求,在设备的触摸屏上即可根据需要和提示进行手动直接录入输入需要的参数。
3-3 供纱筒子的存放:
在放置供纱筒子时一定要注意纱线退绕方向与转子方向相反,以免气圈干扰,引起断头。
3-4 卷绕锥形管的安装:
在安装锥形管是为了方便和提高工作效率,一般在安装时是集体摆放在筒管架手柄上,然后右手拿锥形管,左手抓稳筒管架手柄,稍微用力向左偏,先将锥形管的大头卡在筒管架的托盘上,再卡小头,锥形管安装完毕后顺手将筒管架下压,使筒管和摩擦滚筒相接处,并开始旋转。
3-5 气动穿纱的过程(升头)一:
右手拇指和食指捏住纱线,留出10cm长的线头,左手拉住纱线中间部位像身体的做后方拉纱线,右手将纱线的的线头部位放在退绕锭翼的上端口,同时脚上踩下刹车,对加捻盘制动的同时,触动吹气阀,使得纱线被退绕锭翼吸进张力座,并从加捻盘下的出纱口经储纱区到达导纱钩并形成气圈,经过导纱钩再向上引纱经一组导纱轮到达超喂罗拉,最后经过往复导纱器交叉卷绕到由摩擦管传动的锥形管上。
3-6 气动穿纱的过程(接头)二:
引纱路线同3-5 气动穿纱的过程(升头)一,当纱线被引到经过一组导纱棍后,需要与上面的断头纱线进行捻接,具体捻接过程参见《空气捻接器的sop标准化操作流程》的操作过程。当纱线捻接完毕后,右手像身体的右后方将纱线拉直,经超喂罗拉后,将锥形管放下,与摩擦管相接处,开始卷绕和加捻,注意将纱线放入往复导纱钩中。
3-7 HY751型短纤倍捻机的操作人员的巡视看车要求:
对于倍捻机而言,除了正常的升头和接头外还需要操作人员进行周期性的巡视查看,查看是否有强弱捻、纱团走形等情况,如有,应及时处理,以免造成纱线的浪费和设备的损坏。要求倍捻机操作人员要5~10分钟巡视一周,不得无人开车。
注意事项:
①开车前要确保参数是符合工艺要求并且正确输入的;
②在引纱的过程中所有的纱线经过的导纱轮和导纱棍必须确保完整,没有豁口或是严重磨损,对纱线有钩挂的现象,否则应及时维修和更换。
③开车前一定要确保无人接触传动轴承及其附件,以免发生危险,造成人员和设备的损伤。
④不得无人操作,没有人员在场时一定要关闭机台。
4.设备及生产产品常见问题分析及解决
4-1 产品常见问题及原因分析和解决:
4-1-1 纱团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无人机系统结构与设计 课件 第9、10课时 无人机的动力系统、 活塞式发动机 .pptx
- 厂房仓库消防安全培训.pptx VIP
- 20152020年兴义一中阳光书院小升初数学测试卷(8套最新)图文.pdf VIP
- 新解读《GB_T 8026 - 2023石油蜡和石油脂滴熔点测定法》最新解读.pptx VIP
- 《伦理学讲座课件》课件.ppt VIP
- 给水排水工程顶管技术规程CECS_246:2008.pdf VIP
- 低空智联网技术体系白皮书 2024.docx
- 内分泌性激素六项解读.pptx VIP
- 建筑水表配置和安装维护管理规范-2024标准 .pdf VIP
- 医学文献阅读如何高效阅读医学文献.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