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鸡泽县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VIP

河北省鸡泽县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河北省鸡泽县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第三次调研考试高二历史试题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请将答案填写到答题卡上。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孔子家语?观思》中记载:“汝以民为饿也,何不白于君,发仓廪以赈之?而私以尔食馈之,是汝明君之无惠,而见己之德美矣。”对这段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①孔子认为对饥民实施救助的做法值得商榷   ②孔子将民生问题政治化③体现了孔子的等级观念 ④充分体现了孔子“仁”的思想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2. “分定而无制,不可,故立禁。禁立而莫之司,不可,故立官。官设而莫之一,不可,故立君。”这种主张最符合下列哪一学派( )A.法家 B.儒家 C.道家 D.墨家3. 中国古代,皇帝诏书多以“奉天承运”为开头语,农民起义也常打出“替天行道”的旗号。这种现象发始于( )A.秦朝B.汉代C.宋代 D.清朝4. “王者配天,谓其道。天有四时,王有四政,若四时,通类也,天人所同有也。庆为春,赏为夏,罚为秋,刑为冬。庆赏罚刑之不可不具也,如春夏秋冬不可不备也。”以上反映的是( )A.春秋时期的道家思想 B.战国时期的法家思想C.汉初“无为而治”的思想 D.汉武帝时期的儒家思想5.隋唐时期的思想文化上承魏晋,出现了新的趋向,对后世影响深远。唐代思想“新的趋向主要是指( )A.儒、佛、道始终受统治者的推崇 B.道教取得了独尊的地位C.儒学不断吸收佛、道的合理成份 D.佛教的地位超过了儒、道6. 当读到:条件一:科举产生的士大夫们,注重道德文化修养,注重气节,对儒家经典大义的不断探究成为时尚。条件二:学堂上老师带读:“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由此判断得出的正确答案是A.“百家争鸣”时儒学已成为蔚然大宗 B.西汉对儒学的推广和太学的兴办C.宋明理学对儒学的发展 D.明末清初思想活跃局面的出现7. 朱熹看到山石中有贝壳,认为“此石即旧日之土,螺蚌即水中之物,下者却变而为高,柔者却变而为刚。”这体现了A.三纲五常 B.发明本心 C.格物致知 D.经世致用8. “其(君主)既得之(天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这一观点 ( )A.批判了古代中国皇权独断性、随意性的弊端B.反映了军机处建立和密折制推行后的政治现实C.是对当时西方要求人性解放和思想自由的呼应D.说明作者跳出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传统思维逻辑9. “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用树皮、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以上材料反映了( )①竹简和丝帛是重要的书写材料,但使用不便②“蔡侯纸”材料易得且便宜③汉代纸成为最主要的书写材料④造纸术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之一A.①②③ ? B.①②?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10.据载:唐代“剑南两川及淮南道皆以版印历日鬻于市。每岁司天台未奏颁下新历,其印历已满天下。这一材料说明( ) A.唐代的历法已相当科学完备 B.唐代雕版印刷业已相当发达 C.唐代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松弛 D.唐代民间印刷技术高于官方11. 李约瑟在《中国科技史》中指出:“他们固然没有把个人与社会分开,也没有把社会与整个自然界分开,可是他们向来主张,研究人类的唯一适当对象就是人本身。因此,在整个中国历史上,儒家反对对自然进行科学的探索。”据此可知,中国近代科技落伍的原因是( )A.儒学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B.八股取士禁锢人们的思想?C.重人伦轻自然的文化传统? D.忽视科学技术的研究与推广12.中国古代有一朝代在社会诸多方面都出现了新气象,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时期,如“市”已经不再被封闭在政府规定的墙垣之内,而是分散于宅屋之间。该朝代的“新气象”还有( )A.人们在井水饮处吟唱柳永歌词?B.长沙铜官窑首创釉下彩绘技术C.设立内阁以辅助皇帝处理国政?D.转轮排字盘的发明和使用? 13.“画法与诗文相通,必有书卷气,而后可以言画。”以下符合这种绘画风格的是( ) A.图1 战国《人物龙凤图》? B.图4 清代《墨兰图》(局部)C.图3 明朝《本草纲目》插图??D.图2 北宋《清明上河图》(局部)14. 康有为在《与朱一新论学书》(即答复当时讲学于广雅书院的独尊宋学的朱一新诘难他新学的陈述)中说“至于三纲五常,为中国之大教,足下谓西夷无之矣,然以考之则不然。东西律例,以法为宗。今按法国律例……‘凡一切子女,无论其人何等年岁,须于其父母有恭敬孝顺之心。’”康有为作此论断的主要意图是( )A.阐明中西伦理的共通性 B.论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a64550290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