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大 学
局部解剖学 教学大纲
Regional Anatomy
(供五年制中西医临床医学、全科医学及其它医学类专业使用)
***学院审定 ****教务处批准统一印发
二0一五年一月
一、课程目标
1、课程性质和目的
课程性质:《局部解剖学》是学习正常人体解剖结构课程的继续,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人体各器官、结构的情况及其相互关系,培养独立工作的能力,为今后临床工作服务。
目的: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正常形态结构知识,为针灸推拿学、针灸推拿学涉外方向和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骨伤方向的学生学习其他医学专业基础课打下坚实的基础,满足学生学习中医、西医临床课程的需要。局部解剖学是在系统解剖学的基础上用肉眼观察的方法研究人体各局部组成结构、形态特点、层次和毗邻关系的解剖学。本课程实验,力求通过以学生实际操作解剖尸体或观察尸体标本为手段,以人体局部层次、形态结构、器官毗邻的描述为主线,以解剖方法、临床要点为辅助,激发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增强技能和方法的训练,为学生获得其他相关医学知识和接受继续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2、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
本课程既是专业课程的基础课,又是其他医学基础课的基础,所以它是先于其它医学基础课程和临床课程的先修课程。
二、课程学时分配
本课程总学时36学时,其中理论12学时,实践教学(实验24学时),课程主要内容和学时分配见课程学时分配表。
课程学时分配表
教学环节
课程内容 理论 实践教学 习题及讨论 小计 实验 实训 见习 其它 绪论及头部 2 4 6 颈部 1 2 3 胸部 2 4 6 腹部 3 6 9 盆部与会阴 2 4 6 四肢 2 4 6 合计 12 24 36
三、建议教材和教学参考书目
1. 教材
邵水金. 局部解剖学. 第一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年
2. 主要参考书
[1] 王怀经.局部解剖学(七年制)第一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2] 彭裕文.局部解剖学第一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
[3] 柏树令. 系统解剖学第一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
四、课程考核
本课程考核方式建议采用形成性评价,即理论以闭卷考试方式考核、实验考察、操作记录和考勤等相结合的综合考核方式进行。
五、课程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绪 论
【目的要求】
掌握人体结构的基本概念;了解解剖操作用具的准备、使用和尸体的保护。
【教学内容】
掌握人体结构的基本概念;了解解剖操作用具的准备、使用和尸体的保护。
【教学方法和时数】
以多媒体讲授法为主,采用演示法启发式教学法进行教学。学时见课时分配表。
第一章 头 部
第一节 概 述
【目的要求】
了解头皮的软组织、血管、神经的配布规律。
了解面部的神经、血管配布以及面部静脉的组成及配布特点。
【教学内容】
境界与分区;表面解剖。
【教学方法和时数】
以多媒体讲授法、解剖操作为主,采用演示法启发式教学法进行教学。学时见课时分配表。
第二节 颅 部
【目的要求】
掌握颅顶软组织的层次及其结构特征。了解进入颅顶的神经、动脉的位置及行径特点。
掌握硬脑膜、蛛网膜、软脑膜的结构特征。
了解十二对脑神经在颅底的位置安排。
了解海绵窦内穿过的结构及其静脉与颅内外的交通途径。
【教学内容】
颅部;颅底内面。
【教学方法和时数】
以多媒体讲授法、解剖操作为主,采用演示法启发式教学法进行教学。学时见课时分配表。
第三节 面 部
【目的要求】
掌握面部的层次及其结构特点。
了解腮腺的局部位置、面神经干的局部位置及其分支的解剖标志。
了解穿过腮腺的结构及其位置安排。
了解面动脉、静脉的局部位置及了解眶上神经、眶下神经、颏神经的解剖标志。
【教学内容】
面部浅层结构;面侧区。
【教学方法和时数】
以多媒体讲授法、解剖操作为主,采用演示法启发式教学法进行教学。学时见课时分配表。
颈 部
第一节 概 述
【目的要求】
了解颈部的范围。
了解颈部结构安排特点(器官、血管、神经、淋巴)。
掌握熟悉颈部的表面解剖。 颈部的骨性标志及肌性标志:舌骨、甲状软骨、环状软骨、胸骨颈静脉切迹、胸锁乳突肌、斜方肌外侧缘;大血管投影:锁骨下动脉、颈总动脉;肺尖及胸膜顶投影。
了解颈部分区:颈前区(颈内侧三角)、胸锁乳突肌、颈外侧三角区。
了解颈筋膜分层、范围、颈筋膜间隙的交通和临床意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