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实验室检查 一般检查。 血常规:部分病例可有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 病原学检查。 核酸检测:RT-PCR等核酸扩增方法,检测寨卡病毒RNA。阳性窗约3-7天。 病毒抗原检测:免疫组化法检测寨卡病毒抗原。 病毒分离培养:将标本接种于蚊源细胞(C6/36)或哺乳动物细胞(Vero)等方法进行分离培养 实验室检查 血清学检查。 寨卡病毒IgM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免疫荧光法等进行检测。 寨卡病毒中和抗体检测:采用空斑减少中和试验(PRNT)检测血液中和抗体。应尽量采集急性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开展检测。 寨卡病毒抗体与登革病毒、黄热病毒和西尼罗病毒等有较强的交叉反应,易于产生假阳性,在诊断时应注意鉴别。 诊 断 疑似病例 流行病学史:发病前12天内在寨卡病毒感染病例报告或流行地区旅行或居住。 临床表现:难以用其他原因解释的发热、皮疹、关节痛或结膜炎等。 临床诊断病例 疑似病例且寨卡病毒IgM抗体检测阳性。 诊 断 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或临床诊断病例,符合以下之一者: 寨卡病毒核酸检测阳性。 分离出寨卡病毒。 恢复期血清寨卡病毒中和抗体滴度较急性期呈4倍以上升高或阴性转为阳性,同时排除登革热病毒、黄热病病毒感染。 鉴别诊断 需要和以下疾病进行鉴别诊断:1.主要与登革热和基孔肯雅热进行鉴别诊断。2.其他:与微小病毒、风疹、麻疹、肠道病毒、立克次体病等相鉴别。 鉴别诊断(登革热) 1779年首次报道该病。命名为关节热和骨折热,1869年由英国伦敦皇家内科学会命名为登革热。1943年发现登革病毒。 黄病毒科,黄病毒属,分Ⅰ~Ⅳ型。 主要通过白纹伊蚊或埃及伊蚊叮咬后传播。 约有一半世界人口面临登革热的危险。 全球每年可能有5000万至1亿登革热感染病例。 在非洲、美洲、东地中海、东南亚和西太平洋100多个国家呈地方性流行。 2013年云南地区暴发流行。2014年广东地区爆发流行。 2014-2015年我国登革热疫情分布图 输入性病例 本地感染病例 鉴别诊断(登革热) 潜伏期:5~8d。 发热:100%,起病急,先寒战,随之体温迅速升高,24小时内可达40℃。一般持续5~7d,然后骤降至正常,热型多不规则,部分病例于第3~5d体温降至正常,1日后又再升高,称为双峰热或鞍型热。儿童病例起病较缓、热度也较低。 全身毒血症状:头痛、腰痛,尤其骨、关节疼痛剧烈,似骨折样或碎骨样,严重者影响活动,但外观无红肿。消化道症状可有食欲下降,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脉搏早期加快,后期变缓。严重者疲乏无力呈衰竭状态。 鉴别诊断(登革热) 皮疹:病程3~6日出现,为斑丘疹或麻疹样皮疹,也有猩红热样皮疹,重者为出血性皮疹。皮疹分布于全身、四肢、躯干和头面部,多有痒感,疹退后无脱屑及色素沉着。 出血: 25~50%病例有不同程度出血,如牙龈出血、鼻衄、消化道出血、咯血、血尿等。 其他:多有浅表淋巴结肿大。约1/4病例有肝脏肿大及ALT升高,个别病例可出现黄疸,束臂试验阳性。 鉴别诊断(基孔肯雅热) 1952年在坦桑尼亚首次发现。 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经伊蚊吸血传播的一种急性自然疫源性疫病,主要流行季节为夏、秋季,主要流行地区为非洲和东南亚。该病潜伏期为2—12天,临床症状主要为发热、关节疼痛、皮疹和轻度出血,病死率约为0.09%。 2005年底留尼旺岛基孔肯雅热爆发流行,全岛70万居民,1/3人发病。 2006年印度8个省151个县基孔肯雅热爆发,8个月间疑似病例数超过125万,有一些地区报告的患病率高达45%。 2010年9月广东东莞市万江新村社区发生聚集性基孔肯雅热疫情,发现91例疑似病例。 鉴别诊断(基孔肯雅热) 披膜病毒科甲病毒属。 急性期患者、隐性感染者和感染病毒的非人灵长类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 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是本病的主要传播媒介。 流行地区主要分布于非洲、南亚和东南亚地区。 潜伏期为2-12天,通常为3-7天。 鉴别诊断(基孔肯雅热) 临床表现 发热,可达39℃,持续3~5天。 皮疹。80%患者在发病后2~5天,躯干、四肢的伸展侧、手掌和足底出现皮疹,为斑疹、丘疹或紫癜 。 关节疼痛,可伴有全身性肌痛。关节痛多为游走性,随运动加剧,晨间较重。主要累及小关节, 结膜炎:结膜充血和轻度畏光。 极少数患者可出现脑膜脑炎、肝功能损伤、心肌炎及皮肤粘膜出血。 治 疗 寨卡病毒病通常相对温和,不需要做出特别处理,以对症治疗为主。 高热不退患者可服用解热镇痛药。 在登革热被排除之前尽量避免给予阿司匹林等非甾体类抗炎药物治疗。 发病第一周内,实施有效的防蚊隔离措施。 对感染寨卡病毒的孕妇,建议每3-4周监测胎儿生长发育情况。 治 疗 高热不退患者可服用解热镇痛药,如对乙酰基酚,成人用法为250-500mg/次、每日3-4次,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汉得微扬-西凤酒CRM项目投标建议方案 20170106.pptx VIP
- 信用证试题库及答案.doc VIP
- 汉得信息_陆家嘴商业地产项目_投标文件_V2.02.pptx
- 医疗器械体系文件-软件部署管理规定.doc VIP
- WPS Office2019办公应用教程课件 项目四 WPS文字的图文混排.pptx VIP
- 汉得信息_陆家嘴商业地产项目_投标文件_V0.03.pptx
- 国家税务总局就非居民企业间接转让中国财产的税务问题予以进一步明确.doc VIP
- 故事大全:科学家的故事_名人故事:名人科学家的故事.doc VIP
- 35kV开关柜安装施工方案.doc VIP
- 食材验收制度.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