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职场故事1
职场故事1——珠算领引我跻身于会计行业珠算领引我跻身于会计行业
? ? 一九五二年三月,我以数学(初中水平)90分的高分被XX煤铁公司(后改为钢铁公司)录取为徒工,被分配在XX铁矿生产科制图室学习机械制图,开始的工作是当描图员学习描图。当时制图室的组长——一名日本人,大家叫他“龙口”他告诉我说:“你分配到生产科当描图员,将来发展的前途是机械制图技术员。而分配到车间的车、钳、铆、锻那些人出徒后只是一名检修工人”。我那时真的高兴极了,我庆幸自己考了个好成绩,(按成绩优秀分配的)于是我努力阅读有关机械制图的一些技术书籍,自学机械制图基础知识,梦想将来能成为一名制图技术员。
然而事与愿违,在制图室学习描图刚刚有一点基础时,人事科一纸调令把我调到了财务科。虽经“龙口”组长再三与人事科交涉让我留在制图室,然而都没有同意。当时的我,虽然不想离开制图室,但那时组织纪律性特强,我只是以服从组织分配是从,不敢提出异议。就这样我调到财务科成本组当了练习生。当时实行“工分制”,学徒工每个月90分,财务科练习生每个月是150分。工资多了60%,而且练习生的前途是一名“会计员”(那时还没有会计师职称),于是我也就安下了心,开始了我新的学习和工作。
后来听成本股的股长说:“财务科因为工作的需要,经人事科同意在新进厂的徒工中选拔三名成绩好的到财务科工作,我是第一个被选中的,因为你不仅考试成绩好还因为你会算盘,另外两个因为是‘共青团员’”。这时我才恍然大悟,原来是我简历中填写了我参加工作之前曾经在私人开设的“杂货店”当过学徒,会打算盘。是珠算引领我跻身于会计这个行业。从此我与算盘结下了不解之缘。可以说,它是我的亲密战友,陪伴了我大半生。
以算盘为工具进行数字计算的一种方法,称为“珠算”。最早见于汉代徐岳撰的《数术记遗》,明代商业经济繁荣﹐在商业发展需要条件下﹐珠算术普遍得到推广现存最早的珠算书是闽建(福建建瓯县)徐心鲁订正的《盘珠算法》。目前,国务院以将“算盘”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
珠算四则运算皆用一套口诀指导拨珠完成。加减法﹐明代称“上法”和“退法”﹐乘法所用的“九九”口诀﹐起源于春秋战国,归除口诀的全部完成在元代。有了四则口诀﹐珠算的算法就形成了一个体系﹐长期沿用了下来。
中国珠算﹐从明代以来﹐极为盛行﹐先后传到日本﹑朝鲜﹑东南亚各国﹐近年在美洲也渐流行。由于算盘不但是一种极简便的计算工具﹐而且具有独特的教育职能﹐所以到现在仍盛行不衰。
说起了我与算盘结缘,还得追溯到一九四六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的解放战争那个时代。那时我十三岁,为了生计,我到一家杂货铺当学徒,称为“学买卖”或叫做“站栏柜”。杂货铺有“老板”、(人称东家)“账房先生”、“劳金”和“站栏柜的”。站栏柜的是最底层的员工,每天要伺侯“老板”的私生活,还要负责烧水、扫地等杂活。唯一空下来的时候就伏在栏柜上练习打算盘。先练指法,在老式的大珠算盘上拨打“一六八七五”或者是“一九五三一二五”以十遍为一个循环,验证是否为“一六八七五〇”和“一九五三一二五〇”。到了晚间“账房先生”结账时,“账房先生”捧着账本(当时是用毛笔记录的收支流水账)唱读收支金额时,“劳金”为主负责拨打算盘,并报数。我们“站栏柜”的可以跟着打算盘,并偷偷的听“劳金”报的数是否与自己拨打的数相符,以验证自己的拨打的结果是否正确。
由于我人还机灵,又经常给“账房先生”递烟和倒茶,加之我每次结账时拨打的算盘基本准确,博得了“账房先生”的喜欢。于是在一个晚上结完帐时,把我留下来,偷偷的把乘除法的口诀教给了我,还特意把他的乘除法秘诀——“大小扒皮”、“金蝉脱壳”教给了我。学会了不用“九九口诀”和“归除”的简便乘除法。
真没想到由于我那个时候学会了“珠算”,在时隔七年后的一九五二年却因它,引领我走进了“会计”这个领域,从而改变了我此后的人生轨迹。今天我由一个徒工成长为一名高级会计师,我要感谢教我“珠算”的那位账房先生和陪伴我大半辈子的“算盘”。五十七年来,我国会计领域的计算工具由“算盘”到手摇“计算机”(德国的黑人头等)到电动计算机到巧小玲珑的计算器直到现代高科技的“电脑”——微型电子计算机。我都没有离开过“算盘”,我认为加减法还是“算盘”来的方便和快捷。
职场故事2——我学会计的第一课和我的启蒙老师? ?? ?? ?? ?我学会计的第一课和我的启蒙老师一九五二年六月我被调到财务科成本股当练习生,我的第一位会计工作的启蒙师傅姓马,他是一位三十多岁的美男子。他交给我的第一项任务是学习《成本计算规程》他说:“你以后的工作就是要学会算成本,怎样算成本,这个规程讲的很明白,你先看一看,不懂的问题问我”,当时还递给我一本书——《工业会计》。于是我用业余时间如饥似渴的,认真的阅读《成本计算规程》,并自学《工业会计》。到成本股跟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