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鄄城县第一中学高一探究部自主招生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VIP

山东省鄄城县第一中学高一探究部自主招生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山东省鄄城县第一中学高一探究部自主招生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初三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1.本题共三大部分,24个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2.用黑色、蓝色水笔或钢笔答卷,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写清楚。 一、古诗词(12分) (一)经典诗文积累。(12分) 1. 默写唐朝诗人刘禹锡《秋词》一诗。(4分) , 。 , 。 2. 依据课文填空。(4分) ①野芳发而幽香, 。(欧阳修《醉翁亭记》) ②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 ,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范仲淹《岳阳 楼记》) ③所以动心忍性, 。(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④宫中府中,俱为一体; ,不宜异同。(诸葛亮《出师表》) 3. 根据提示默写。(4分) ① 孟浩然的《过故人庄》诗中描绘优美宁静的田园生活的句子是: , 。 ②《过零丁洋》中最能体现文天祥崇高民族气节的两句话是: , 。 (二)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4—5题。(4分) 山中留客 (张旭) 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 纵使晴阴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4.首句中“弄”字有什么表达效果?(2分)????????????????????????????????????????????????????????????? 5.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2分)?????????????????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10题。(10分) 爱莲说 (宋)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习惯说 (清)刘蓉 蓉少时,读书养晦堂①之西偏一室。俯而读仰而思思有弗得,辄起绕室以旋。室有洼,径尺,浸淫日广。每履之,足苦踬③焉。既久而遂安之。一日,先君子来室中坐,语之,顾而笑曰:“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命童子取土平之。后蓉复履其地,蹶然以惊,如土忽隆起者;俯视,地坦然,则既平矣。已而复然,又久而后安之。 噫!习之中人④甚矣哉!足之履平地,而不与洼适也;及其久,则洼者若平;至使久而即乎其故,则反窒焉而不宁。故君子之学,贵乎慎始。 【注】①养晦堂:刘蓉居室名。②浸淫:渐渐扩展。③踬:跌绊。④习之中人:习惯在人身上一旦形成。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1分) A.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益:增加 B.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鲜:少 C.每履之,足苦踬焉 履:踩 D.先君子来室中坐,语之 语:告诉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1分) A.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有五谷之实而不有其名 B.丹之爱,宜乎众矣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 C.命童子取土平之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D.后蓉复履其地,蹶然以惊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8.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②顾而笑曰:“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 9.用“/”给《习惯说》中画曲线的句子断句。(限标两处,不含句末)(2分) 10.《爱莲说》运用了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作者在文中表达的“志”是: ;《习惯说》通过一件小事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这个道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