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双黄连药理及临床运用.
双黄连(包括注射液、粉针剂、口服液、气雾剂)药理及临床运用
药物组成
金银花,黄芩,连翘。
二、功能与主治
清热解毒,辛凉解表。用于外感风热,邪在肺卫,热毒内盛,证见发热,微恶风寒或不恶寒,咳嗽气促,咯痰色黄,咽红肿痛;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急性扁桃腺炎、轻型肺炎见上述证候者。
三、与抗菌、消炎有关的药理作用
(1)抗菌作用(1):
采用试管法进行体外抑菌试验,采用培养基法进行体外杀菌试验。结果:双黄连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六种菌均有抑制作用和杀菌作用。其MIC(最小抑菌浓度)、MBC(最小杀菌浓度)见下表:
双黄连粉剂、双黄连口服液的MIC与MBC值(mg生药/ml)
菌 种 双黄连粉剂 双黄连口服液 MIC MBC MIC MBC 大肠杆菌 250 1000 - - 绿脓杆菌 15.6 125 - - 甲型链球菌 125 2000 - - 乙型链球菌 500 - - - 肺炎双球菌 250 100 - - 金黄色葡萄球菌 7.5 62.5 1000 -
以上结果表明采用体外培养抑菌实验方法,双黄连粉剂对多种革兰氏阳性和阴性菌均有明显的抑制和杀灭作用。
(2)抗病毒作用(2):
用双黄连粉针、双黄连气雾剂进行抗病毒实验,以病毒灵为对照。合胞病毒(RSV)、柯萨奇B组3型病毒(CB3)及5型病毒(CB5)、腺病毒3型(A3)和腺病毒5型(A5) ,用中和试验法。流感病毒(F)、副流感病毒(P),用血流凝集抑制试验法,其结果见下表:
双黄连抗病毒最低有效浓度(mg/ml)
药物 RSV CB3 CB5 A5 A3 F P 双黄连粉针 0.10 0.20 0.78 0.78 - 50 - 双黄连气雾剂 0.025 0.78 - 0.78 0.78 12.5 12.5 病毒灵 - - 1.57 3.13 - - -
以上结果表明双黄连是一种广谱抗病毒药物,但不同剂型对其抗病毒活性有影响。
(3)解热作用:
于氏试验证实(1),双黄连粉剂高低剂量(30、15g(生药)/kg)、双黄连口服液及阿斯匹林对内毒素致家兔发热具有不同程度的解热作用。作用强度顺序为:阿斯匹林>双黄连粉剂>双黄连口服液,均为口服给药。候氏实验证实(3),家兔耳静脉注射双黄连注射液(10ml/kg),能使因注射伤寒副伤寒甲乙三联菌而引起发热反应的家兔体温明显下降。
(4)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4):
用双黄连粉针配制成1.2g/100ml浓度的滴眼剂,滴入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的兔眼内。结果兔眼隔日荧光素染色角膜,病灶随治疗天数增加而缩小,变浅。
(5)抗流感病毒实验(3):
在无菌条件下取感染流感病毒的小鼠肺脏,制成悬液。取小鼠乙醚麻醉,经鼻腔吸入病毒悬液(0.03ml),然后随机分成双黄连注射液组和生理盐水组。实验中对照组共死亡42只小鼠,给药组共死亡31只小鼠,经统计学处理,证明双黄连注射液有较好的抗流感病毒作用。
(6)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5):
双黄连按500mg、200mg、100mg/kg腹腔注射1次/d,共5d,结果表明,双黄连能促进血清溶血素的形成,对小鼠免疫功能有增强作用。
体外实验表明,双黄连对ConA诱导的T细胞增殖反应有增强作用。
(7)对小鼠血管通透性的影响(5):
双黄连粉针350mg/kg,小鼠尾静脉注射,对小鼠醋酸腹膜炎有强大抗炎作用。腹腔液中伊文氏兰含量:双黄连组为22.45±10.17ug/ml,生理盐水组43.52±15.41ug/ml,两者比较差异显著,表明双黄连粉针对小鼠血管通透性有抑制作用。
四、与眼部治疗有关的临床作用
(1)治疗单纯疱疹性角膜炎(HSK)(4) :
a. 临床病例 10例12眼,病程最长8年,最短半年;复发型2例3眼,初发型8例9眼,全部具有角膜刺激征,裂隙灯下有树枝状或地图状角膜浸润混浊或溃疡。
b. 药物配制 将哈尔滨中药二厂生产的宝葫芦牌双黄连粉针剂,用无离子水配制成1.2g/100ml浓度的滴眼剂,滴入眼睑内,94h。
c. 临床观察
1. 角膜荧光素染色变化 临床病例10例12眼,自发病至好转,初发型荧光素染色阴性平均11.2d,复发型荧光素染色阴性平均20d;风热型6例,阴虚型2例,湿热型2例,风热型、阴虚型荧光素染色转阴较快,平均为9.8d、10.4d,而湿热型荧光素染色转阴较慢,平均为30d。
2. 视力 观察病例治疗前、后均以国际标准视力表检查裸眼视力及矫正视力,结果:提高5行以上者3眼,提高2~4行者9眼。
3. 复发率:患者随访半年以上,复发2例,复发率(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