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中国古代史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 人教版.docVIP

高三中国古代史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 人教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三中国古代史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 http://www.DearEDU.com 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 1.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承上启下,继往开来,它继承了前代的文化成就,又进行了有意义的改革、创新,从而为隋唐文化的繁盛昌明提供了新的发展基础。培养、提高对继承与发展关系的理解能力。 2.只有具有民族性的文化,才具有世界性;只有具有包容性与发散性的民族文化,才真正具有世界性。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思想、文学、艺术,既保持与发扬了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继承与发展了前代成就,又借鉴、吸纳了异域文化的成果,包容了本国各族的文化,同时又为世界文化和后世文化发展做出了贡献。 3.“任何思想体系一经产生后,便和现有的全部观念相结合而发展起来,并把现存观念加以进一步的改造”(恩格斯《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思想发展与宗教兴盛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特点,又同当时的观念结合起来。 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化与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秦汉时期的文化对照起来记忆,找出其内在的联系。 道教的发展史 (1)产生:东汉时,民间流行的神仙方术与道家学说相结合,形成道教,主要经典是《太平经》,以阴阳五行解释治国之道,宣扬散财救穷、自食其力。P49 (2)发展:东晋时,葛洪结合儒家思想改造道教,宣扬采药炼丹、长生不老,道教由东汉时期的平民宗教变成为封建统治服务的宗教;萧梁时期,陶弘景吸收佛教教义和封建等级观念,丰富了道教教义,建立起道教的神仙体系。P62 3.佛教的发展史 (1)产生:西汉末年,佛教经中亚传入中国内地。P49 (2)发展:东汉明帝派使臣到西域求佛法,请来两位高僧,用白马驮来佛经,两位高僧在洛阳传教,建造白马寺。P49 (3)盛行: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在中国迅速传播,出现佛教盛行的局面。“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风雨中”。P62 4.辩证法、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中国古代史上对立的两大思想,举例说明有哪些表现。 辩证法思想:道家创始人老子认为世界万物和人类社会总在不停地运动着,有无、难易、高低、贵贱、刚柔,是互相依存,不断变化的,含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唯心主义思想:道家创始人老子认为世界万物的本源是“道”道是没有形状、超时空的永久存在,这是一种唯心论思想。 ★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特点是由当时的政治经济特点所决定的。一定的社会文化是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的反映并为之服务。 ⑴当时社会动荡、人民饱受战乱之苦,渴望得到精神安慰;统治者也需要宗教满足自己的贪欲和麻痹人民,于是道教、佛教盛行,随之南方佛寺、北方石窟、宗教画等与宗教有关的建筑、艺术流行。 ⑵由于佛教流行加重了人民负担,也影响到统治阶级利益,所以出现范缜为代表的反佛斗争,写下著名的《神灭论》。 ⑶由于士族统治造成的社会的黑暗,因而出现不满现实的陶渊明的《桃花源诗》、《归园田居》等田园诗。 ⑷由于士族政治经济上的特殊地位和其强大的社会势力,他们高官稳坐、衣食无忧,需要一种为士族利益辩护的理论。于是出现道、儒结合,以“清谈”为特征的玄学。 ⑸当时的北方战争频繁、少数民族内迁,于是出现描写北方游牧民族生活的《敕勒歌》和反映战争和战乱的《蒿里行》、《七哀诗》、《悲愤诗》、《木兰辞》。 ⑹当时的南方社会较为稳定、生活安逸,因而南方文化发达,追求词藻华丽、对仗工稳的骈体文,数学(祖冲之)书法(二王)绘画(顾恺之)等成就高于北方。民歌多为缠绵婉转、追求爱情的诗歌,以及反映南方风貌的《世说新语》。 ⑺当时北方各族人民在生产方面相互学习,民族融合加强,因而出现反映北方社会生产的贾思勰《齐民要术》。 ⑻北方、南方的民族迁徙和民族融合,使得人们迫切要求对地理环境的了解,所以出现适应这种地理知识的裴秀《禹贡地域图》和郦道元《水经注》。 ★ 魏晋南北朝文化的特点 ⑴带有分裂割据的烙印。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文化,有具体明显的区别。特别是南北文化差异很大,如南北民歌风格的迥然不同;外来佛教及其艺术在南北的差距,南方重佛理,北方重形迹;南方佛教艺术多由寺院组成,北方佛教艺术多由信徒制作等。⑵体现民族大融合的特色。重要的文化成就,来自不同民族优秀分子的创造的文化成就,体现了不同民族的风格。⑶思想领域异常活跃。道教官方化,侫佛和反佛斗争激烈,儒释道三教开始出现合流的迹象。是佛教,经历了传入中国后迅速发展的时期,在南北方的政治、经济领域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文学艺术的各个门类,也无不打上佛教影响的烙印。⑷科技成果成就突出。如祖冲之对圆周率的计算、贾思勰的<齐民要术>、郦道元的<水经注>等。⑸文化艺术成就多样\各具特色:东晋的王羲之吸收汉魏诸家的精华,集书法之大成,被后世誉为“书圣”;顾恺之的人物画有极高的造诣;陶潜的田园诗和北方的民歌

文档评论(0)

dlmus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