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三化学第二轮复习课件综合实验设计与评价
(5) 有人设计了如图所示的钠与水反应实验装置,并验证钠的物理性质,钠与水反应产物。 I. 当进行适当操作时还需要的仪器有: II. 如何进行操作? III. 实验现象是 小试管和酒精灯 将大头针向下压,使钠块落入水中,将小试管扣在玻璃导管上收集反应产生的气体,用拇指堵住试管口,移至酒精灯上方,点燃。 (5) 有人设计了如图所示的钠与水反应实验装置,并验证钠的物理性质,钠与水反应产物。 I. 当进行适当操作时还需要的仪器有: II. 如何进行操作? III. 实验现象是 小试管和酒精灯 将大头针向下压,使钠块落入水中,将小试管扣在玻璃导管上收集反应产生的气体,用拇指堵住试管口,移至酒精灯上方,点燃。 钠浮在水面上熔成闪亮的小球,迅速游动,逐渐消失,水溶液由无色变成红色。 3. 某工业纯碱中含有少量NaCl和NaOH。学生课外活动小组为测定其中Na2CO3的质量分数,采样进行分析。通过集体讨论,选择下列适当装置连接,对设计方案不断完善,成功地完成了测定实验。 下面是甲、乙、丙、丁、戊五位同学有关设计实验装置的讨论发言。请在空白处填写他们的发言内容: 甲: 将装置A和E连接即可。因为Na2CO3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的CO2被E中的碱石灰吸收,通过分别测量反应前和反应后E的总质量,可求出Na2CO3的质量分数。 乙: 还应在A和E之间连接装置____(填序号),其目的是: 丙:应该用B装置取代A。从B装置的导管口处缓缓鼓人空气,其目的是: 乙: 还应在A和E之间连接装置____(填序号),其目的是: 丙:应该用B装置取代A。从B装置的导管口处缓缓鼓人空气,其目的是: D 乙: 还应在A和E之间连接装置____(填序号),其目的是: 丙:应该用B装置取代A。从B装置的导管口处缓缓鼓人空气,其目的是: D 除去水 乙: 还应在A和E之间连接装置____(填序号),其目的是: 丙:应该用B装置取代A。从B装置的导管口处缓缓鼓人空气,其目的是: D 除去水 使二氧化碳充分排出以利于完全吸收 丁: 由于空气中含有_____________,若直接向B装置鼓人空气会导致实验测定结果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因此,应将鼓人的空气先通过装置______。 丁: 由于空气中含有_____________,若直接向B装置鼓人空气会导致实验测定结果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因此,应将鼓人的空气先通过装置______。 二氧化碳 丁: 由于空气中含有_____________,若直接向B装置鼓人空气会导致实验测定结果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因此,应将鼓人的空气先通过装置______。 二氧化碳 偏高 丁: 由于空气中含有_____________,若直接向B装置鼓人空气会导致实验测定结果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因此,应将鼓人的空气先通过装置______。 二氧化碳 偏高 C 戊: E装置后还应连接装置F,其作用是: 戊: E装置后还应连接装置F,其作用是: 防止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汽进入E装置,影响测定结果。 学生课外活动小组测定的数据如下: 计算该工业纯碱中Na2CO3的质量分数为: 学生课外活动小组测定的数据如下: 计算该工业纯碱中Na2CO3的质量分数为: 96.4% 4. 某学生研究性学习小组对过量碳粉与氧化铁反应产物中气体的成分进行研究。 (2) 设计方案:将一定量的氧化铁在隔绝氧气的条件下与过量的碳粉完全反应,测定参加反应的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 (1) 提出假设:该反应的气体产物全部是二氧化碳。 (3) 查阅资料:氮气不与碳、氧化铁发生反应,可用来隔绝氧气。实验室是用氯化铵饱和溶液与亚硝酸铵饱和溶液混合加热反应制取氮气。请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 查阅资料:氮气不与碳、氧化铁发生反应,可用来隔绝氧气。实验室是用氯化铵饱和溶液与亚硝酸铵饱和溶液混合加热反应制取氮气。请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NH4++NO2-====N2↑+2H2O (4) 实验操作: 操作步骤及实验现象 ① 称取3.2g氧化铁与2g碳粉均匀混合,放入48.8g的玻璃管中,按上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阳光下的世界》小学五年级美术PPT课件.pptx VIP
- 《物业管理师》三级考试练习题及参考答案.docx
- 2025秋语文二年级上册部编版-第3单元-教案.docx VIP
- 2025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新高考通用)专题13主旨意蕴题(练习)(学生版+解析).docx VIP
- 见证取样送检及检验批划分计划.pdf VIP
- BZ-120Ⅲ高速理瓶机使用说明书.pdf
- 2013混凝土配合比材料成本测算表.doc VIP
- 300T汽车吊性能说明书-XCA300_1全地面起重机技术规格书+[主臂风电臂加超起].pdf VIP
- 部编版(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教材解析及教学建议.pptx VIP
- 《思政教材分析与教学设计》课程教学大纲.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