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古代诗歌鉴赏指导与训练课件.pptVIP

高三语文古代诗歌鉴赏指导与训练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三语文古代诗歌鉴赏指导与训练课件

古代诗歌鉴赏指导与训练 2006年6月23日 一、 饮 酒 [东晋]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 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①?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 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 欲辨已忘言。 【注释】①尔:代词,这样,如此。 【鉴赏指导】 陶渊明(367—427),名潜,字渊明,世号靖节先生,东晋柴桑(今属江西)人。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曾作过一些地方的小官,任彭泽令仅八十余日就弃官归隐。其诗大多描写农村生活、田园风光和淳朴的风俗人情,抒发了对宁静、闲逸生活的喜爱,表现了诗人淡泊旷达、安贫乐道的品格。艺术上,他追求诗歌语言朴素明洁,平淡自然。有《靖节先生集》 这首诗并不是酒后遣兴之作,而是诗人借酒为题,写出了归隐田园后生活悠闲自得的心境。全诗的意境可分两层,前四句为一层,写诗人摆脱尘俗烦扰后的感受,表现了诗人鄙弃官场,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后六句为一层,写南山的美好晚景和诗人从中获得的无限乐趣。表现了诗人热爱田园生活的真情和高洁人格。 诗以平易朴素的语言写景抒情叙理,形式和内容达到高度的统一,无论是写南山傍晚美景,还是或抒归隐的悠然自得之情,或叙田居的怡然之乐,或道人生之真意,都既富于情趣,又饶有理趣。 【鉴赏训练】 1.诗中的“见”能否改成“望”,为什么? 2.诗人从这大自然的飞鸟、南山、夕阳、秋菊中悟出了什么“真意”呢? 答案: 1 饮 酒 1、“见”字也用得极妙,“见”是无意中的偶见,南山的美景正好与采菊时悠然自得的心境相映衬,合成物我两忘的“无我之境”。如果用“望”字,便是心中先有南山,才有意去望,成了“有我之境,就失去了一种忘机的天真意趣。2、人生的真正意义,那就是人生不应该追求名利,不应该被官场的龌龊玷污了自己自然的天性,而应该回到自然中去,去欣赏大自然的无限清新和生机勃勃 二、 山中杂诗 [南北朝] 吴均 山际见来烟,竹中窥① 落日。 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注释】①窥:看。 【鉴赏指导】 吴均(469-520),字叔庠,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人。曾任奉朝请。因私撰《齐春秋》免官,后奉诏撰《通史》,但没有完成。擅长写景,文辞清新自然,当时有很多人仿效他,他的诗体称为“吴均体”。 这是描写日落景象的一首小诗。黄昏时分,山边暮霭弥漫,竹林中透出落日余辉。在苍茫暮色中,倦飞的鸟儿纷纷归巢,栖息在茅檐下。山风吹拂,晚云飘浮,仿佛是从窗里飘出。整个画面透出一股飘逸出尘的韵味,展示着诗人闲淡自得的情怀。清人沈德潜称赞它:“四句写景,自成一格”。 【鉴赏训练】 1. 诗的前两句主要描写了什么景物,作用是什么? 2. 哪些诗句可以看出诗人闲淡自得的情怀? 1、“山”而特意点出是“山际”,“竹”而特意点出是“竹中”。这别致的观赏角度使画面平添了几分幽谧气氛。2、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三、 凉 州 词 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注释】①孤城,指凉州,一说指玉门关;万仞(仞,古代长度单位),形容山极高。②杨柳:指《折杨柳》曲(北朝乐府中有此曲),另古人有临别折柳相赠的习俗,唐时最盛。③玉门关: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小方盘城,汉武帝置。 【鉴赏指导】 王之涣(688—742)字季凌,绛郡(今山西新绛)人,其诗以边塞诗享有盛名,今存诗仅六首。这首诗中写边塞景色辽阔苍茫,引人遐想征人出玉门关外的愁怨。后二句以“春风不度”不仅写出了边地的荒寒,且有借喻朝廷不关心戍卒之意,构思新颖,意境含蓄。后人评此诗说:“神韵格力,具臻绝顶。不言君恩之不及,而托言春风之不度,立言尤为得体。” 【鉴赏训练】 1.前人认为“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这两句诗,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壮阔苍凉的“画卷”,那么属于这幅画的主体部分是 ,背景分别是 (远)、 (近)。 2. 诗中以羌笛所奏《折杨柳》曲调表达征夫的离愁,却为何又说“何须怨”? 1.孤城,黄河远上白云间,万仞山2.这是自我宽解之语,“何须怨”三字不仅见其艺术手法的委婉蕴藉,也可看到当时边防将士在乡愁难禁时,也意识到卫国戍边责任的重大,方能如此自我宽解。 四、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①,黄河入海流。 欲穷②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注释

文档评论(0)

dlmus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