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煤矿地质实习报告——李刚解析
煤 矿 地 质 实 习 报 告
1)让学生了解有关煤矿地质工作的基本方法和特点。
2)观察、认识常见系的一些岩石。
3)建立一套完整的地层层序。
4)认识常见的地质构造现象。
二、时间安排
本实习一共二周(2015年6月11日~2015年6月24日)共10天,其中野外工作2—3天,编写报告1—2天。
三、组织状况
1、带队老师:。
2、分组情况:以班为单位分组实习。
四、实习工作量
路线一:大唐水库—106煤矿
路线二:106煤矿—苇子沟煤矿
交通位置及自然地理状况
一、实习区概况
1、交通位置
106煤矿位于呼图壁县城南约83km处呼图壁河两岸,属白杨河矿区。矿区中心地理坐标:东经86°34′00″,北纬43°45′34″。行政区划属呼图壁县管辖。
矿井北距呼图壁县雀尔沟镇约20km,有简易公路相通。雀尔沟镇至大丰镇38km,有三级沥青路与312国道相接。矿井经雀尔沟镇、大丰镇到呼图壁县城83km,交通较为便利。新疆准南煤田呼图壁白杨河矿区地处天山北麓,呼图壁县南部山区,是天然林区和草场,是呼图壁县的天然牧场。矿区东北距县城70km。行政区分别划属呼图壁县石梯子乡、雀尔沟镇管辖。矿区西界:塔西河矿区东边界(涝坝湾沟)矿区北界:至7煤层+250m底板等高线矿区南界:南部边界为煤层露头线或煤层火烧区北部边界矿区东界:东部边界以马道沟探矿权东边界为界整个矿区东西走向长约40km,南北宽4~6km,面积约214 km2。 根据井田划分方案及各矿井的设计生产能力,白杨河规划矿区共划分18对矿井,建设规模28.00Mt/a。矿区划分为13对整合、改扩建煤矿,5对新建矿井和4个勘查区。即将白杨沟丰源煤矿和白杨树煤矿,西沟煤矿一号和二号井,农六师一O六团一号和二号煤矿分别整合;新建矿井5对(天业、大唐、白杨沟-东沟、苇子沟、石梯子马道沟);将小西沟煤矿探矿权以北、宽沟探矿权以北、大滩勘探区和石梯子马道沟西划分为勘查区。 矿区内煤层的煤类单一,均属于不粘煤,区内各煤层的煤质变化小。属特低灰份~低中灰分、特低硫、特低~中磷、高发热量的低含油~富油煤,煤的各项指标均可满足动力用煤和民用煤的需要,也可作为炼油用煤,随着规划的实施,呼图壁县将形成年产1.56Mt/a尿素、1.00Mt甲醇(二甲醚)、3000MW装机容量火力发电厂以及年产3.40Mt规模PVC项目等煤电、煤化工产业园区。
井田海拔+1200m~+1900m,相对高差700m以上,属中山区。呼图壁河自南向北纵贯全井田,形成南北向的狭窄山谷,河岸切割强烈,呈直立状,白色基岩裸露,层理清晰,呈现典型的新华夏时期洪水冲蚀景观。井田总体地势,中间的呼图壁河低,两侧高,南部高北部低。区内地势陡峭,地形复杂,呼图壁河两侧东西向的“V”字形冲沟发育。
呼图壁河是本区唯一常年性河流,源于天山,流向自南而北。各支沟仅在春季融雪或夏秋雨季才有短暂水流汇入呼图壁河。1~3月为枯水期,流量2.26~2.45m3/s;6~8月为丰水期,流量31.7~49.7m3/s,在丰水时期常有洪水发生。
呼图壁河床纵向坡降大,水流湍急,横断面为“窄V”字形,沟底宽50~100m不等。该河是当地林场、煤矿和牧民的生产生活水源。
当地政府规划在井田外北部5km处建一座水库,水库建成后,库容水位标高+1240m,洪峰期最大蓄水位标高+1250m。
本区具有典型大陆性干旱气候条件下的山地气候特点,冬季多雪,夏秋两季多雨,昼夜温差大,属山地半湿润气候区。每年10月中下旬开始降雪,11月中旬完全冰冻,最大积雪深度36cm,年均降雪深度26.63cm,最大冻土深度1.5m。翌年3月下旬开始解冻,至5月上旬全部消融。年降水量一般在445.6mm,年蒸发量一般在1317.1mm。年最高气温35.6,最低气温~22.9。本区多为北风和西南风,风速一般3.1m/s。
按照《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附录A《我国主要城镇抗震设防烈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和设计地震分组》划分,井田所在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20g,属于强震预测区。
本区大地构造位于准噶尔地块南缘的乌鲁木齐中新生代山前坳陷的偏西部,区域地层属天山—兴安岭地层区准噶尔盆地地层分区之玛纳斯地层小区。区内中新生代地层非常发育,属内陆湖泊相的杂色碎屑岩、泥岩。
区域出露的地层有古生界石炭系中统前峡群(C2qx);中生界侏罗系下统的八道湾组(J1b)、三工河组(J1s),侏罗系中统的西山窑组(J2x)、头屯河组(J2t),侏罗系上统的齐古组( J3q)、喀拉扎组(J3k);白垩系下统的吐谷鲁群(K1tg)。
1、古生界
只出露石炭系中统前峡群(C2qx):
出露于本区的南部,达拉拜以南~呼图壁林场一带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