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圣米歇尔山及其海湾.
圣米歇尔山及其海湾法国圣米歇尔山及其海湾? 法国圣米歇尔山及其海湾法国,圣米歇尔山及其海湾,文化遗产,1979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位于诺曼底和布瑞坦尼之间离海岸很近的孤立岩石岛上,受到海洋潮汐作用,交替与大陆相连和隔断。修道院是为大天使圣米歇尔建造,也是杰出的技巧与艺术的绝技两者与独特的天然环境相结合的产物。 中文名称:圣米歇尔山及其海湾 外文名称:Mount-Saint-Michel and its Bay 所属洲:欧洲 所属国:法国 地点:法国西北部圣马洛湾 列入名录年份:1979 目录基本信息 景点简介 圣米歇尔山 圣米歇尔大教堂历史沿革 自然景观 发展现状 历史事记 神话传说 旅游须知 观光 交通 住宿 观潮时间展开基本信息 景点简介 圣米歇尔山 圣米歇尔大教堂历史沿革 自然景观 发展现状 历史事记 神话传说 旅游须知 观光 交通 住宿 观潮时间展开编辑本段基本信息名称:法国圣米歇尔山及其海湾?登录类型:文化遗产 评定标准:文化遗产(i) (iii) (vi) 地理坐标为:48° 38′ 8″ N, 1° 30′ 40″ W.文化遗产:圣米歇尔山修道院,包括要塞、修道院教堂、哥特式圣坛等建筑[1]。意义:天主教的一大圣地,建于小岛上的哥特式修道院是自然景观和人工杰作相结合的典范。编辑本段景点简介圣米歇尔山法国著名古迹和基督教圣地,位于芒什省一小岛上,距海岸两公里。小岛呈圆锥形,周长900米,由耸立的花岗石构成。海拔88米,经常被大片沙岸包围,仅涨潮时才成为岛。古时这里是凯尔特人祭神的地方。公元8世纪,圣米歇尔神父在岛上最高处修建一座小教堂,奉献给天使长米歇尔,成为朝圣中心,故称米歇尔山。公元969年在岛顶上建造了本笃会隐修院。1211-1228年间在岛北部又修建了一个以梅韦勒修道院为中心的6座建筑物,具有中古加洛林王朝古堡和古罗马式教堂的风格。岛上现还存有11世纪罗马式中殿和15世纪哥特式唱诗班席,13-15世纪的部分城墙和哥特式修道院围墙等。圣米歇尔山经大自然的造化,使它本身就是世界的一大奇观,而山上的古迹修道院和大教堂则在基督教徒的心目中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圣米歇尔大教堂?从1017年投下第一块基石到1080年落成,持续了60多个春秋。教堂分祭坛、耳堂和大殿三部分。由于高低不平的山顶无法提供宽阔平整的地基,人们便沿山坡修筑了几处建筑以使教堂建在同一个水平面上。大教堂呈十字形,而祭台、耳堂和大殿下的墓穴或祈祷间实际上也成了罗马式建筑工艺的杰作。教堂的正面是建有三扇拱门的大门廊,从门前的平台上即可俯瞰大海。教堂集罗马与哥特建筑艺术于一身,大殿为典型的罗马风格,其穹隆的开间多达7道,两侧的拱门式长廊之上的楼廊砌有罗马式的拱窗,以保证教堂的通风与采光。与大殿形成鲜明对照的,是那哥特式的三层圆形祭坛,祭坛四周的回廊不带祈祷室。这种教堂的建筑风格在诺曼底一带很有代表性,曾经风靡一时。就中世纪的水平而言,圣米歇尔山大教堂顶部开间的匀称布局与颇具立体感的垂直分隔、大殿与耳堂之间宽大的连拱,以及楼廊上饰有雕刻物的门窗,都展现着建筑师们独具匠心、巧夺天工的造型艺术水准,也为后人留下了一笔丰富的文化遗产。大教堂建成之后,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朝圣者,把对大天使圣米歇尔的崇拜推向了巅峰;圣米歇尔山也更是披上了神奇的面纱,在诺曼底无数教徒的眼中无异于东方的耶路撒冷。由于圣米歇尔山的无限感召力,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它一直是这一广大地区行政管理与精神统治的支柱。编辑本段历史沿革从13世纪开始,法兰西王国的王权得到了加强,加佩王朝的腓力二世在教士们的鼎力支持下,开始了统一国家的征伐和加强中央集权。圣米歇尔山修道院因为新文明的介入而迅速发展起来。在不到25年的时间里(1204--1228年),人们在原有的基础上大兴土木,最终形成了当今西方奇迹的宏伟规模。 ?修道院虽然经诸多建筑师设计,但依旧保持着朴实无华、古色古香的格调,令人无处不感受到本笃教徒那静思冥想、严苛简朴的苦行僧生活。整个修道院分3层,被一堵高墙隔成两部分,共有六座建筑物。修道院的公共入口处在东南角,接着便是接待室和食品储藏间。二层颇具档次,一间带有两个壁炉的会客厅,专门接待有身份的人。会客厅的顶部也显示出非同一般的气魄,呈宽阔的穹隆形,并有交叉拱肋加固;另一间结构相同的屋子专供修士们从事誊写手稿等脑力劳动,以及冬季取暖。相传法国国王路易十一确定了圣米歇尔山的神品级别后,这座大厅便更名为骑士殿。在修道院的第3层,与修道士的用膳室紧紧相连的,便是那西方奇迹的精华所在,即内院及其回廊。内院与回廊面朝大海,背靠教堂的北大殿。这里是修道院最隐蔽的地方,外人不允许越雷池一步,只有修士们才有资格自此拾阶进入教堂。修道院的内院与回廊堪称奇中之奇,它们被二层的花岗岩墙垛或巨型石柱支撑着,近看恍若镶嵌于大教堂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