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小尺度复习
中小尺度
中尺度带状对流系统
由对流单体侧向排列而成的中尺度对流系统一般称为带状对流系统。
(a)图中,低层的主要流型是飑线前部有强的入流,在后部有大约15米/秒的同样强度的出流。出流和入流之间几乎是静风。在飑线前约200hPa的高层有一个出流的相对大值,出流的厚度约为250hPa。中层有气流从后部流入。从图还可看出一个特点是沿上升气流的流线,u值接近于常数,因此在大约300hPa处,飑线后部存在同其前部入流强度相同的出流。
(b)图表明,在上升气流中风的v分量保持不变也是很显著的。在低层,风暴前的环境流场是偏南风。这一正值v动量向上和向后输送,形成一条正值v动量带,这条带的右侧(飑线前部)环境流场是偏南风,左侧的风向是偏北风,显然这个偏北风区域由强出流所控制。
(c)图所示的散度场中,在低层飑线前缘为辐合,而其前缘后面的主要区域为辐散,高层也是辐散。只是在中层550hPa高度远离前缘120公里处出现强辐合,同这种散度分布相对应。
(d)图给出了两个上升气流中心:一个上升气流中心位于700hPa高度上,在飑线前缘后部约20公里处,另一个上升气流中心,在中层400hPa高度。上升气流的最大值约为30×104hPa/秒。下沉气流中心位于700hPa上距飑线前线100公里处,其值约为40×10-3hPa/秒,大于最大上升速度。
(e)图给出了涡度分布。主要特点是高层为反气旋式涡度,中低层为气旋式涡度。显然,这种分布是受辐合辐散分布所制约的。
(f)图给出了相对于移动飑线的流线,这些流线是由u和w所确定的。可以见到,从地面到500hPa这一极深的层次内,都是气流流入飑线。这是由于环境西风垂直切变相对比较弱,还有环境风本身同飑线移动速度相比较弱的缘故。中层来自飑线后部的入流在图中也是很明显的。
上图表示在垂直剖面上的θe和S(混合比)场。
(a)图是相当位温场,它同上图所示的流场是一致的,上升气流流线对应的是高值θe 。后部下沉气流流线对应的是低值θe,θe沿流线并非常量。
(b)图所示的混合比场同流场也是一致的,有一沿上升气流流线的湿舌向上和往后延伸,在飑线后部的下沉气流区里,混合比是低值。
不同发展阶段飑线的垂直速度结构
在飑线发展的初期,上升运动仅限于低层,最大值在800hPa,相应在低层是辐合区。
当飑线接近成熟阶段时,即在450一400hPa层迅速建立第二个最大中心,在半小时内由-26×10-3:hPa/s增加到-39×10-3 hPa/s 。
2、后部建立型的飑线:发生在有明显的风向垂直切变环境中的飑线
经常发生在西风带高空槽前。通常由多单体风暴和超级单体风暴组成。这类飑线的南端由于风的垂直切变型式有利于新对流的发展,因而使飑线不断伸长。而在飑线的北端,老单体不断衰亡,衍变成层状云,并沿高空风向东北方向延伸而形成大片砧云。 这种飑线的特点是砧状云伸向飑线前方,而在飑线后方没有层状降水区。
※高空槽前的飑线常见特征:中层上升气流的逆切变倾斜,低层暖湿空气入流和中层干冷空气入侵以及飑线后方低湿球位温的下沉气流等。
※构成分层倾斜上升气流的这层空气是位势不稳定的,这个现象称为“潮湿的绝对不稳定层(MAUL)”。
37.简述飑线与锋面的异同点。
【答案】:
飑线与锋面都是冷暖空气的分界面。但飑线和冷锋有明显的区别,首先,锋面是气团的分界面,而飑线则是同一气团中形成的中系统;其次,从要素变化的激烈程度来看,飑线比锋面更为剧烈;再其次,飚线是中尺度系统,其长度一般只有二三百千米,生命期约十几小时,而锋面是大尺度系统,其长度可延伸达千数千米,生命期可达几天。因此,飑线既与锋面相像,但又不全像,故有假(伪)冷锋之称。
自由大气的重力波
研究意义:重力波是大气中的基本波动之一,也是最简单和最基本的中尺度运动之一。它们可能起到触发对流性风暴、传输能量和动量等重要作用,特别是大振幅的重力波会对天气产生很大的影响。
定义:一般把由于外部条件作用下方能存在的重力波称为重力外波,而把在外部条件被限制(如上下边界固定)时,存在于流体内部的重力波称为重力内波。
重力波是静力稳定大气受到扰动后产生的振荡的传播
重力振荡即浮力振荡,重力波即浮力波可产生重力波的系统多种多样:
.暖平流导致产生气体膨胀使质点产生位移产生重力波
.锋面抬升、大气中的辐合辐散场、背风波、风速的垂直切变、高低空急流的质量调整等
性质:重力波是一种横波,质点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当这类波动水平传播时,空气质点做上、下移动。
背风波也是一种重力波,有固定发生源。
重力波的类型:
与强降水相联系的重力波一般是振幅较大,存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