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2004年初三议论文阅读试题.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I2004年初三议论文阅读试题

2004年初三议论文阅读试题 (一) 历史是一艘行进的船,时间是一张网。我们每个人都在船上张网捕鱼。有那勤奋聪明的,就捕得多些;有( )的,就捕得少些。大家都在一条船上,到时大家都得扔掉网上岸。翻检个人的收获,在20世纪的作业中,有(a);有(b);有爱因斯坦这样的好手,创造了一个物理的新纪元;有毛泽东这样的伟人,创造了一个共和国。而空手上岸的人也不在少数。21世纪,我们将有什么样的创造,将出现什么样的世纪人物呢?这对有幸站在世纪门槛上的人,至少是一个很大的鼓励和诱惑。 1.根据语境,文中括号内填入一个词语是________。 2.从文中找出一个与“在20世纪的作业中”的“作业”意思相同的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模仿例句,写一个句子。 例句:历史是一本书,时间是一支笔。 仿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给文中(a),(b)处的横线上补两个例子,要与后面两个例子句式相同或相似。 补写句: a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学生有了问题去问老师,这本来是很正常的。可是,有些学生居然把“好问”当成不光彩的事情,难道不使人感到奇怪吗? “好问”就像我们查字典、查书一样,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古人说过:“君子之学必好问,学与问相辅而行者也。”学习就是问书、问人、问社会、问自然。人的一生,其实是一个由无知到有知不断求知的过程,而这一过程又是由无数个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的由无到有的过程组成的。再博学的科学家、思想家,当初也是一个无知的幼儿。他在成长过程中,不断的勤学好问,无数疑难的答案成为知识储藏在脑子里,越积越多,便发生了质的飞跃,由无知变为有知了。孔子一生不断学习,曾求教于dan子、苌弘、师襄、老聃,终于成为伟大的学者。所以对于知识,多多益善,一点不懂就问一点,两点不懂就问两点,没有什么不光彩,后人对孔子,有谁嘲笑过他,又有谁不钦佩他的好问精神呢? 巴尔扎克说过:“打开一切科学大门的钥匙,都毫无异议地是问号。”每一个有志青年学生要认识到,“好问”是成功者的经验。让我们在治学的路上,借好问之力,努力奋斗吧! 1.“好问”的“好”的读音是 ,意思是 。 2.文中画横线句中“这一过程”指代 。 3.“在博学的科学家、思想家,当初也是一个无知的幼儿。”中的“也”可否省略?为什么? 。 4.本文论证过程中举了孔子的例子,这是因为 。 5.上文第二段中,最能表达该段中心意思的句子是 6把画线句“有谁嘲笑过他,又有谁不钦佩他的好问精神呢?”改成陈述句。 ????????????????????????????????。 7.本语段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 (三) 坦然面对 ①飞速行驶的列车上,一位老人刚买的新鞋不慎从窗口掉下去一只。周围的旅客无不为之惋惜,不料老人毅然把剩下的那只也扔了下去。众人大惑不解,老人坦然一笑:“鞋无论多么昂贵,剩下一只对我来说就没有什么用处了。把它扔下去,就可能让拣到的人得到一双新鞋说不定他还能穿呢。”老人看似反常的举动,体现了他清醒的价值判断:与其抱残守缺,不如果断放弃。这种坦然面对失去的豁达心态,令人顿生敬意,也发人深思。 ②一般来说,人们总是习惯于得到而害怕失去。尽管“有得必有失”的道理人人皆知,但人们依旧认为得到了可喜可贺,而失去则可惜可叹。每有所失,总要难受一阵,甚至为之痛苦。 ③人生苦短。为了不虚度光阴,使生命尽可能卓越,我们的确应该追求得到,努力用智慧和汗水去创造业绩。然而,我们也应该正确看待得失,学会忍受失去。为了成就一番事业,有时不得不失去一些感官的享受;为了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主要人生目标,有时不

文档评论(0)

wu12youl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