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中药外敷涌泉穴治疗小儿咳喘的临床疗效.docVIP

 探讨中药外敷涌泉穴治疗小儿咳喘的临床疗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探讨中药外敷涌泉穴治疗小儿咳喘的临床疗效

探讨中药外敷涌泉穴治疗小儿咳喘的临床疗效摘要: 目的 观察中药外敷涌泉穴治疗小儿咳喘的临床研究。方法 运用中药明矾、皂荚、牵牛子外敷涌泉穴与常规治疗结合,观察小儿支气管炎、肺炎、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结果 临床研究结果显示:常规治疗组加中药穴位敷贴组在改善呼吸频率,减轻临床症状及体征,胸部X射线吸收等方面的疗效均明显优于常规观察组(P1个月),喉间痰鸣及肺部痰鸣在常规治疗不易吸收情形下,加中药外敷涌泉穴喉间痰鸣及肺部痰鸣音在次日吸收的占90%,在3 d内吸收的占95%。结论 中药外敷涌泉穴是一种上病下治、内病外治的切实可行的有效方法,能在无损伤的治疗中取得疗效。 关键词: 药物疗法,临床; 中药外敷; 涌泉穴; 咳嗽/中医药疗法; 儿童 本院于XX~XX,研制中药明矾、皂荚、牵牛子制成药膏,外敷涌泉穴治疗小儿咳喘取得较好疗效,现将临床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中医诊断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的小儿咳嗽、哮喘、肺炎喘嗽的病例[1];西医诊断符合《临床治疗规范丛书实用儿科诊疗规范》中的支气管炎、肺炎、支气管哮喘的病例共210例[1]。年龄47 d至10岁;病程1个月54例。排除肺炎合并心力衰竭、中毒性脑病、呼吸衰竭、酸中毒、哮喘中的哮喘持续状态、咳嗽变异型哮喘不纳入。病例均为门诊或住院病例。 住院病例随机分为两组,Ⅰ组:常规治疗组加中药穴位敷贴组80例;Ⅱ组:常规治疗组76例;Ⅲ组:为门诊病例,单纯中药穴位敷贴54例。Ⅰ组80例,男32例,女48例;年龄1个月至1岁28例(35%),>1~2岁14例(17.5%),>2~4岁26例(32.5%),>4~10岁12例(15%),其中支气管炎(包括喘息性支气管炎)21例,肺炎17例,哮喘42例;病程≤3 d 36例,4~7 d 32例,8~15 d 12例。Ⅱ组76例,男30例,女46例;年龄1个月至1岁26例(34.2%),>1~2岁14例(8.4%),>2~4岁25例(32.8%),>4~10岁11例(14.4%),其中支气管炎(包括喘息性支气管炎)24例,肺炎12例,哮喘40例;病程≤3 d 34例,4~7 d 30例,8~15 d 12例。两组病例在性别、年龄、病程、西医病种临床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Ⅲ组病例均为门诊病例,男28例,女26例;年龄2个月至1岁共54例,病程1个月,均为支气管炎(包括喘息性支气管炎)病例。 1.2 辅助检查 1.2.1 胸部X射线检查 Ⅰ、Ⅱ组住院病例全部均做胸部X射线正位片检查。支气管炎、哮喘并感染患儿均为两肺纹理粗乱、模糊。肺炎患儿左或右侧肺下野或中、外带可见点片状渗出影,心膈等无异常。 1.2.2 病原学检查 共168例患儿做咽拭子培养或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咽拭子培养为正常菌群生长118例,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阳性40例,咽拭子培养为表皮葡萄球菌3例,人葡萄球菌2例,金黄色葡萄球菌1例,阴沟杆菌4例。 1.3 治疗方法 Ⅰ组:常规治疗组加中药穴位敷贴组;Ⅱ组:常规治疗组;Ⅲ组:单纯中药穴位敷贴组。 1.3.1 常规治疗 包括:病因治疗:抗生素、抗病毒药物的使用;对症支持治疗:沐舒坦化痰,维生素K1解痉止咳等;支气管哮喘者选用支气管解痉治疗:氧气雾化吸入β受体兴奋剂万托林及抗胆碱能受体异丙托溴胺等,不用激素类平喘;针对住院病例,咳喘较重,唇周青,有三凹征者,肺部查体有痰鸣音、干湿啰音明显者,均在入院之初选用多巴胺、多巴酚丁胺或酚妥拉明等血管活性药改善肺部循环。 1.3.2 中药穴位敷贴方法 每晚用温水泡脚15 min后,用鲜生姜擦涌泉穴至皮肤发红,将药膏涂在纱布上,敷贴于双侧涌泉穴处,6~12 h/d,敷贴3~5 d,观察疗效。药膏制作方法:明矾、皂荚、牵牛子各等份研成细末(江西省中医院药剂科自行加工),以生姜汁调末酌加医用凡士林及防腐剂调成药膏。 1.4 观察指标 1.4.1 呼吸频率改善的情况 观察呼吸频率改善,主要针对急性病程1个月),喉间痰鸣及肺部痰鸣在常规治疗不易吸收情形下,加中药外敷涌泉穴取得较好、较快的疗效,使病情尽快完全恢复,不致使在天气变化,家人患病,调护失宜的情况下,反复发病,体质下降,也体现了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患病防复发的中医“治未病”思想。 【参考文献】 [1] 戴慎.中医病症诊疗标准与方剂选用[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458. [2] 陈吉庆.实用儿科诊疗规范[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180. [3] 陈复正.幼幼集成[M].2版.上海.上海卫生出版社,1956:78. [4] 朱锦善.儿科心鉴[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XX:929. County econo

文档评论(0)

wendong0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