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生化检验中标本溶血对结果的影响及对策
生化检验中标本溶血对结果的影响及对策 【摘要】 目的:探讨标本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抽取我院50例体检者血液标本5 mL,分别置于2支试管中,每支2.5 mL,其中1支试管中的标本采用人工方法使其溶血,检测正常标本和溶血标本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碱性磷酸酶(ALP)、总胆固醇(CHOL)、甘油三酯(TG)、尿素氮(BUN)、肌酐(Cr)、葡萄糖(GLU)、血尿酸(UA)、钾离子(K+)等11项临床生化检验指标的含量并进行比较。结果:溶血血清ALT、AST、LDH、K+ 、CHOL测定结果明显高于正常血清(P 【关键词】 溶血 ; 生化检验 ;对策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 of sample hemolysis on the outcome in biochemical test and countermeasure. Methods: Blood samples of 50 subjects undergoing examination of health screening were taken, 5 mL each one, and each sample was placed in two test tubes respectively, 2.5 mL each tube; artificial methods were used to make one of the paired samples hemolysis, and all samples were tested for ALT, AST, LDH, ALP, CHOL, TG, BUN, Cr, GLU, UA, K+, the contents of them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contents of serum ALT, AST, LDH, K+, CHOL in hemolytic sample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normal samples (P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抽取我院体检者50例血液5mL,分别置于2支试管中,每支2.5 mL,其中1支室温自然分离,30 min后以1 200 r/min 离心10 min分离血清,取1 mL血清作为正常血清备用;另1支试管中的标本采用人工方法使其溶血[1],然后以相同条件离心,分离溶血血清后备用。
1.2 方法
采用7020生化分析仪(日立公司)和国产科华东菱试剂测定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碱性磷酸酶(ALP)、总胆固醇(CHOL)、甘油三酯(TG)、肌酐(Cr)、尿素氮(BUN)、葡萄糖(GLU)、血尿酸(UA)等10项指标水平,操作方法和步骤均按试剂盒说明书规定进行;采用迅达903电解质分析仪及其配套试剂测定K+,每份正常血清和溶血血清共进行10次测定,取均值,分别计算50例标本各指标的测定均值,得到正常标本的测定均值()及溶血标本的测定均值(1),并对测定结果进行对比观察。
1.3 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t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溶血血清ALT、AST、LDH、K+ 、CHOL测定结果明显高于正常血清(P0.05)(表1)。表1 溶血血清与正常血清各生化指标测定 结果比较注:与正常血清标本比较,*P 3 讨论
溶血分为体外溶血和体内溶血,体外溶血可有物理因素(如机械性破坏、冰冻)、化学因素(如血样接触活性剂)和代谢性因素(如遗传性疾病引起的血细胞脆性增加)引起,体内溶血则可有物理因素(如人工心脏瓣膜或大血管手术后)、生物因素(如疟疾)和药物毒性反应、配血不合引起的输血反应等因素[2]引起。然而细胞内液中某些物质如LDH、ALT、ALP、AST、K+等的含量是细胞外液中浓度的22~160倍,只要轻微溶血就会造成检验结果明显的变化,另外,血红蛋白可干扰胆固醇的酶法测定[3]。本实验结果表明,标本溶血后酶浓度的变化极为显著,酶对标本的要求比其它生化检验项目的要求都要高,因此在日常工作中标本溶血后不适宜再对酶类进行测定。另外血清K+受溶血后影响较大,CHOL其次,而溶血对蛋白类、Na+、Cl、Ca2+、TG、GLU、BUN、Cr、UA等的影响十分有限。
体外溶血可通过样品制备技术的标准化加以克服,在采血过程中严格按照操作技术规范执行,采血器具应保持清洁和干净,注射器针头不能用酒精消毒,因酒精可致溶血;止血带不宜扎得过紧过久,进针出现回血后注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