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2011年上海市嘉定区初三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docVIP

I2011年上海市嘉定区初三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I2011年上海市嘉定区初三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嘉定区初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抽查试卷 (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00分钟)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27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42分) (一)默写(18分) 1.出师一表真名世,____________。(《书愤》) 2.____________,留取丹心照汗青。(《过零丁洋》) 3.知否,知否?____________。(《如梦令》) 4.众里寻他千百度,________,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青玉案·元夕》) 5.____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孔孟论学》) 6.皓月千里,________,静影沉璧。(《岳阳楼记》) (二)阅读下面的元曲,完成第7-8题(4分)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7.曲中“断肠人”的意思是 。(2分) 8.对这首元曲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起首三句九处景物,突出画面昏暗、阴冷、苍凉的背景。 B.“枯藤”两句写途中见闻,“古道”句为游子境况描述。 C.“夕阳”两句直抒游子心理感受:天涯漂泊、悲凉无助。 D.本曲表达了游子的吟秋情怀,唱出了天下游子的心声。 (三)阅读课内文言文,完成第9-11题(8分) 庄子钓于濮水 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矣!” 庄子持竿不顾,曰:“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以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塗中乎?” 二大夫曰:“宁生而曳尾塗中。” 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塗中。” 9.庄子是____时期的哲学家;上文节选自《________》。(2分)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含义。(3分) 吾将曳尾于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庄子持竿不顾”说明庄子对人的态度傲慢。 B.“吾将曳尾于塗中”表明庄子婉拒楚王之请。 C.庄子拿神龟打比方是想表明自己恬淡的心志。 D.本文表现了庄子逍遥无为、淡泊名利的人生追求。 (四)阅读课外文言文,完成第12-15题(12分) 吴季子挂剑墓树 延陵季子将西聘晋①,带宝剑以过徐君②。徐君观剑,不言而心欲之。季子为有上国之使,未献也;然其心许之矣。反,则徐君死,于是脱剑致之嗣君③,不受。季子以剑带徐君墓树而去④ 【注】①延陵:今江苏常州市。季子:春秋吴国的公子季里礼。西聘晋:出使西去晋国。②过徐君:拜访徐国的君主。③嗣君:徐君的儿子,继位为徐国国君。嗣,继承。④带:佩挂。 1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4分) (1)徐君观剑( ) (2)然其心许之矣( ) 13.对画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季子拿剑挂在徐君墓那棵树上就离开了。 B、季子拿剑献在徐君墓前的树上就离开了。 C、季子就把剑挂在徐君墓前的树上离开了。 D、季子就把剑带到徐君墓前的树上离开了。 14.徐君见到宝剑很想要,季子暂不给他是因为 _。(用原文句子回答)(2分) 15.这个故事说明了季子是一个 的人,具体表现在 。(用自己的话概括)(4分) 二、现代文(48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6-20题(22分) 读书四境 李承志 ①读书是心灵的历程。书之不同,读书的意境便会不同。□□读者的学识有高低,所读之书有雅俗,□□读书的意境不外乎有四种——翻、读、吃、品。四境如山峰叠立,愈攀愈艰。一本书如历经翻、读、吃、品四境,便称得上稀世奇书;历经翻、读、吃三境,则可称世间佳书;历经翻、读二境,便为味书:一翻而足,则只能称之为纸书。纸书如同白开水,只能权充润喉之用,而于充饥无补;味书则如美味小吃,既可充饥又可解馋,令人流连忘返;佳书如盛宴之佳肴,吃之则香沁心脾,神清气爽;奇书如仙宴之山珍,须有幸得之,品之则飘然若仙,宠辱皆忘。 ②读书应选兴味和程度与己相近者来读,否则便会事倍功半。一书当前,先要观其形,察其色,遍览其页,以定其是否需深入研读,此为读书之翻境。“翻”是略识书之梗概,辨书之雅俗,定书之取舍。翻书的目的是为了寻觅好书,佳书,奇书,翻过之后,书便有两种殊遇,一是舍而弃之,一是捧而读之。翻是读、吃、品的端始,没有翻,读便无从谈起;只翻不读,犹如竹

文档评论(0)

wangz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