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神权下的自我.ppt分析
时间 旗帜 矛头 发源地 文艺复兴 意大利(发展到整个西欧) 借助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 是一场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运动,是欧洲的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 人文主义 基督教禁欲主义(中国?) 3.概况了解 性质 表达形式 14~17世纪 恩格斯曾经说:“文艺复兴”这个名字没有把这个时代充分表达岀来,其含义是指( ) A.它没有把古代希腊、罗马的文化全部复兴起来 B.它没有将古代文化古为今用 C.它没有准确揭示这场运动的实质 D.它只是打着“复兴古典文化”的旗号 时间 领域、国别 代表人物 代表成就 历史地位 14世纪 文学前三杰 意大利 但丁 神曲 文艺复兴先驱 彼得拉克 歌集 人文主义之父 薄伽丘 十日谈 人曲 15世纪 艺术“后三杰” 意大利 达芬奇 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 米开朗基罗 大卫、摩西 拉斐尔 西斯廷圣母 16世纪 文学、英国 莎士比亚 哈姆雷特 高潮时期杰作 4、文艺复兴表现(意大利--英国) 但丁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 ——恩格斯 但丁(1265—1321)是意大利诗人,出生在佛罗伦萨一个没落贵族的家庭。他的不朽杰作《神曲》,一方面给中世纪文化以艺术性的总结,另一方面又显现出文艺复兴时代人文主义思想的曙光。但丁作为一位继往开来的诗人,他与莎士比亚、歌德一起被称为西欧文学史上的三大天才巨匠。 Dante Alighieri (1265-1321) 《神曲》 《神曲》全诗分《地狱》《炼狱》《天堂》采用梦幻的形式,叙述但丁在梦中由古代罗马诗人维吉尔带领,游历了地狱和炼狱,然后 又由圣女贝阿德丽 采引导游历了天 堂。《神曲》中的 地狱指的是现实世 界,天堂则是人类的理想和希望, 炼狱是人类从现实到理想中须经 过的苦难历程。《神曲》表达了 但丁对人类智慧和理想的追求。 天堂 地狱 (1304—1374) 意大利诗人,十四行诗首创者。出生于佛罗伦萨。被称为“人文主义之父”。他最重要的作品抒情诗集《歌集》主要歌颂他对女友劳拉的爱情。诗人把劳拉写成美的化身,显示了爱情的崇高和圣洁,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摆脱禁欲主义和神秘主义的束缚,追求现世个人幸福的强烈愿望。 Francesco Petrarca 我不想变成上帝……我只是凡人 我只要凡人的幸福 提出以“人的学问”代替“神的学问” 薄伽丘(1313—1375 )出生于佛罗伦萨富商家庭,其代表作是《十日谈》,小说描写10个青年男女为躲避黑死病,在佛罗伦萨乡间一个别墅里住了10天,轮流讲了100个故事,故书名《十日谈》。这部文艺复兴早期产生的名著,为作家赢得了“欧洲短篇小说之父”的不朽声名。 薄伽丘——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的杰出代表 《十日谈》1348年佛罗伦萨黑死病肆行,10名男女青年到乡村避难,借讲故事消遣时光。人文主义贯串故事集。作者把抨击矛头直指宗教神学和教会。 《十日谈》被称为“人曲”,是和《神曲》齐名的文学作品,被称为《神曲》的姊妹篇。 《十日谈》主张“幸福在人间”,被视为文艺复兴的宣言。 请思考:作者通过这则故事主要反对什么?肯定什么? 反对封建教会的禁欲主义, 肯定人的欲望和歌颂自然人性,以人性反对神性。 十日谈之绿鹅 一个从小与世隔绝的青年,跟父亲下山进城,路遇一群漂亮姑娘。青年问父亲这是什么东西,虔诚信教的父亲答道:她们全都是祸水,叫绿鹅。他嘱咐儿子别去看她们。儿子却说:爸爸,让我带一只绿鹅回家吧。 文艺复兴全盛期的杰出代表 “美术三杰” 达·芬奇《自画像》 达·芬奇(1452—1519),意大利文艺复新时期最负盛名的艺术大师、科学家,知识渊博、多才多艺。他生于佛罗伦萨郊区的芬奇镇,卒于法国。恩格斯对他的评价很高,赞扬他“不仅是大画家,而且是大数学家、力学家和工程师”。 达·芬奇与米开朗琪罗、拉斐尔并称文艺复兴三杰,尤以《最后的晚餐》和《蒙娜·丽莎》等画驰名于世。 《蒙娜丽莎》意大利 达 · 芬奇画 木板油画 77 × 53厘米1503 - 1505年巴黎卢浮尔宫博物馆藏 达 · 芬奇 ??? 《蒙娜丽莎》 (高77厘米,宽53厘米,现藏于巴黎的卢浮宫)是一幅享有盛誉的肖像画杰作,画中人物坐姿优雅,笑容神妙,背景山水幽深茫茫, 使人物内心丰富的感情和美丽的外形达到巧妙的结合。这种臻于完美的生动肖像作品,实为人文主义关于人的崇高理想的光辉体现。 你悲哀吗? 这微笑就变成感伤的。 你快乐吗? 她的口角似乎在牵动, 笑容在扩大。 ---傅雷 对现实生活和现实生活中人和人性的肯定。 现藏米兰圣玛丽亚德尔格契修道院 达·芬奇《最后的晚餐》 米开朗基罗 《大卫》、《摩西》 米开朗琪罗,1475、3、6日出生于佛罗伦萨,是意大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