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类型 优点 不足 直接使用酶 催化效率高,低耗能、低污染等。 对环境条件非常敏感,容易失活;溶液中的酶很难回收,不能被再次利用,提高了生产成本;反应后酶会混在产物中,可能影响产品质量。 固定化酶 酶既能与反应物接触,又能与产物分离,同时,固定在载体上的酶还可以被反复利用。 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化学反应,而在生产实践中,很多产物的形成都通过一系列的酶促反应才能得到的。 固定化细胞 成本低,操作更容易。 固定后的酶或细胞与反应物不容易接近,可能导致反应效果下降等。 1. 1、酶固定化技术与细胞固定化技术的关系是 A 酶固定化技术是细胞固定化技术的基础 B 细胞固定化技术是酶固定化技术的基础 C 酶固定化技术与细胞固定化技术是同时发展起来的 D 固定化细胞技术先于酶固定化技术 2、固定化酶技术常采用 A 包埋法 B 化学结合和物理吸附法 C 活化法 D 微囊化法 3、海藻酸钠在水中溶解的速度较慢,需要经过加热促进其溶解,采用的最好加热方法是 A 快速加热 B 持续高温加热 C 小火间断加热 D 灼烧加热 4、酵母菌的活化是指 A 让酵母细胞恢复运动状态 B 让酵母细胞在缺水状态下更容易休眠 C 让酵母细胞内酶活性加倍 D 让处于休眠状态的酵母细胞重新恢复正常的生活状态 5、细胞固定化技术与酶固定化技术相比,所具备的特点是 A 成本更低、操作更容易、不能连续性生产 B 成本更高、操作更难、不能连续性生产 C 成本更低、操作更容易、能连续性生产 D 成本更低、操作更难、能连续性生产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葡萄糖与固定化葡萄糖异构酶接触,转化成的是果糖 B、从固定化酶反应柱下端流出的是果糖 C、高果糖浆不会像蔗糖那样诱发肥胖、糖尿病、龋齿和心血管病 D、酶溶解于葡萄糖溶液,可以从糖浆中回收 7、研究认为,用固定化酶技术处理污染物是很有前途的。如将从大肠杆菌得到的磷酸三酯酶固定到尼龙膜上制成制剂,可以用来降解残留在土壤中的有机磷农药,与用微生物降解相比,其作用不需要适宜的 A、温度 B、PH C、水分 D、营养 8、目前,日用化工厂大量生产的酶制剂,其中的酶大都来自 A、化学合成 B、动物体内 C、植物体内 D、微生物体内 9.使用固定化细胞的优点是 A.能催化大分子物质的水解 B.可催化一系列化学反应 C.与反应物易接近 D.有利于酶在细胞外发挥作用 10.酶的固定方法不包括 A. 将酶吸附在固体表面上 B.将酶相互连接起来 C.将酶包埋在细微网格里 D.将酶制成固体酶制剂,如加酶洗衣粉中的酶 11、如果反应物是大分子物质,采用那种方法催化受限制 A.直接使用酶 B.使用化学方法结合的酶 C.使用固定化细胞 D.使用物理吸附法固定的酶 12、下列关于酶和细胞的固定叙述不正确的是 A.酶分子很小,易采用包埋法 B.酶分子很小,易采用化学结合或物理吸附法固定的酶 C.细胞个大,难被吸附或结合 D.细胞易采用包埋法固定 13. 关于固定化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既能与反应物接触,又能与反应 物分离 B.固定在载体上的酶可被反复利用 C.可催化一系列反应 D.酶的活性和稳定性受到限制 14、固定化细胞对酶的活性影响最小,根本原因是 A.避免了细胞破碎、酶的提取纯化过程 B.固定化细胞在多种酶促反应中连续发挥作用 C.促化反应结束后,能被吸收和重复利用 D.细胞结构保证了各种酶在细胞内化学反应中有效的发挥作用 15、如果反应物是大分子物质,一般不采用固定化细胞技术,主要原因是? A.大分子物质运输过程中耗能多?? B.大分子物质难以自由通过细胞膜? C.大分子物质反应物装到一个反应柱内,可再次利用? D.以上说法都正确??? 酵母细胞的固定化 如今,酶已经大规模地应用于食品、化工、轻纺、医药等各个领域。在应用酶的过程中,人们发现了一些实际问题:酶通常对强酸、强碱、高温和有机溶剂等条件非常敏感,容易失活;溶液中的酶很难回收,不能被再次利用,提高了生产成本;反应后酶会混中产物中,可能影响产品质量。 于是,有人设想,将酶固定在不溶于水的载体上,使酶既能与反应物接触,又能与产物分离,同时,固定在载体上的酶还可以被反复利用。现代的固定化酶技术已完全实现了这一设想。高果糖浆的生产就是固定化酶技术成功地应用于工业生产的实例。 酶是由细胞合成的,于是,又有人设想,能否将合成酶的细胞直接固定?自20世纪70年代,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首钢京唐钢铁有限责任公司2250热轧厂技术协议(机电)改学案.doc
- 第3章经济评价方法案例.ppt
- 脊神经后支痛的诊疗及进展综述.ppt
- 首尔大学韩国语初级语法学案.doc
- 苏科版历史知识点7上综述.doc
- 苏科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2015.11.27综述.doc
- 脊神经图综述.ppt
- 首创集团管理咨询—信息系统规划学案.doc
- 适时推进房地产税改革的国际借鉴学案.doc
- 第3章井下电网三大保护案例.ppt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1化学发光分析法.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0分子荧光分析法.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2色谱分离过程.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5气相色谱仪与固定液.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4色谱定性定量方法.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6气相色谱检测器.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9液相色谱固定相与流动相.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7气相色谱分离条件的选择.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8液相色谱仪器与类型.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3 原子光谱和分析光谱.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