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行性肌营养不良患者的护理2015答题.ppt

  1. 1、本文档共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护理措施 生活护理 早期康复干预 恢复期康复训练 综合康复治疗:针灸、理疗、按摩 躯体运动障碍 生活护理 保持床单位整洁,协助其洗漱、服药以及做好个人卫生 帮助建立舒适卧位,协助定时翻身拍背,按摩关节和骨隆突部位 鼓励摄取充足的水分和均衡的饮食,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 保持环境清洁安静,注意防潮防寒,积极预防和治疗呼吸道感染等并发症 早期康复干预 重视患侧刺激 保持良好的肢体位置 体位变换(翻身) 床上运动训练 恢复期训练 上肢可练习抬举、俯卧撑、扩胸等 腰部可练习仰卧起坐 下肢可练习起蹲、上楼、跳跃、侧压腿等 患肢选择性负重及平衡能力训练 注意防止挛缩,对膝关节、跟腱关节热敷后适当牵引,踝关节选择性背屈 护理措施 有受伤的危险 床边设床栏,地面保持干燥平整,防湿防滑防跌倒,确保安全 危险物品远离病人,防烫伤,呼叫器和经常使用物品置于病人伸手可及处,尽量让家属陪护 禁止相互打闹追赶,避免过于兴奋 步态不稳者可选用三角手杖等辅助工具 护理措施 焦 虑 给家属提供有关疾病、治疗及预后的可靠消息,关心尊重病人,多与家属交流 避免任何不良刺激和伤害病人自尊的言行 正确对待病人所出现的各种心理,鼓励病人克服困难,增强自我照顾能力与自信心 与家人一起营造和谐的亲情氛围和舒适的休养环境 护理措施 营养失调 宜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富含钾钙的软食或半流食,避免干硬或粗糙食物 少吃或忌食过辣、过咸、生冷等不易消化和刺激性食品,禁忌烟酒 创造舒适的就餐环境,减少不利因素,鼓励病人少量多餐 了解病人吞咽情况和进食能力,根据病情制定合理饮食计划 Think you 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 患者的护理 神经内科二病区 赵文霞 2015.2. 概 念 一组遗传性肌肉变性病,临床以缓慢进行性加重的对称性肌无力和肌萎缩为特征,可累及肢体和头面部肌肉,少数可累及心肌。根据遗传方式、发病年龄、萎缩肌肉的分布、有无肌肉假性肥大、病程及预后,可分为不同的临床类型。 大多有家族史。 病因及发病机制 病因及发病机制极为复杂,遗传因素即病理基因所引起的一系列酶及生化改变在发病中起主导作用。 近年来多数学者认同该病的细胞膜学说,由于肌细胞遗传性某种代谢缺陷使细胞膜即肌纤维膜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 病 理 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的肌肉基本病理改变为肌纤维坏死和再生,肌膜核内移,出现肌细胞萎缩与代偿性增大相嵌分布的典型表现,并随病情进展这种肌细胞大小差异不断增加。 肥大肌细胞横纹消失,光镜下呈玻璃样变; 坏死肌细胞出现空泡增多、絮样变性、颗粒变性和吞噬现象。 肌细胞间质内可见大量脂肪和结缔组织增生。 临床表现 1、假肥大型 分为两种类型: (1)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症:最常见的X性连锁隐性遗传性肌病,无地理或种族间明显差异。 临床表现是: ①起病隐袭,开始症状多为行走慢,不能正常跑步,容易跌倒;肌无力自躯干和四肢近端开始缓慢进展,下肢重与上肢; 鸭步:骨盆带肌肉无力,肌张力减低,由于髂腰肌和股四头肌无力,而登楼及蹲位站立困难,进而腰椎前凸;因骨盆带肌无力而行走时向两侧摇摆。 Gower征(攀登起立征):由于腹肌和髂腰肌的无力,仰卧站立时,患儿必须先转为俯卧位,然后以双手支撑双足背、膝部等处顺次攀附,方能起立。此为本病特征性表现。 翼状肩胛: 肩胛带肌同时受累,举臂无力,因前锯肌斜方肌无力,不能固定肩胛内缘,使肩胛游离呈翼状支于背部,当双臂前推时尤为明显。 ②四肢近端肌萎缩明显,患者双侧腓肠肌假性肥大,是因萎缩肌纤维周围均被脂肪和结缔组织充填,故体积增大而肌力减弱,触之坚硬;假性肥大也可见于臂肌、三角肌、冈下肌等;可见轻度面肌无力,发音、吞咽、眼肌运动不受累; 脚尖走路而跟腱挛缩,患者不能行走,要坐轮椅;多数心肌受累,少数心肌受损严重可产生充血性心衰;约20岁时患者出现呼吸道症状,晚期病情加重需呼吸机支持;约1/3患者智力发育迟缓。 一般无消化道症状,少见的并发症为急性胃扩张;患者多在25~30 岁以前死于呼吸道感染、心力衰竭或消耗性疾病; (2)Becker假肥大性肌营养不良 X连锁遗传、腓肠肌肥大、近端肢体无力、血清CK增高,EMG和肌肉病理呈肌病表现。 与DMD不同点是发病年龄较晚(常在12岁以后),病情进展慢(病程可达25年以上,20岁以后仍能行走);多不伴有心肌受累或仅轻度受累,预后较好,又称良性型。 2、面肩肱型肌营养不良 是最常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肌病,也有极少数散发病例。 ①发病年龄自儿童期至中年不等,以青春期为多,儿童偶见,男女均可罹患; ②早期症状为面部表情肌无力和萎缩,如眼睑闭合无力,吹哨、鼓腮困难;“斧头脸”,侵犯面肌出现特殊的肌病面容;并

文档评论(0)

447776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