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6赏菊登高话重阳2016年3月2日.doc
2016赏菊登高话重阳2016年3月2日
秋风起,菊花开,又是一年重阳时。
九九重阳,是敬爱爱老的日子。其实,老武汉人过重阳节,还有着许多讲究,赏菊、喝菊花酒、吃重阳糕、登高比脚力hellip;hellip;让我们一同穿越岁月的烟云,赏菊登高话重阳。
民俗回顾
农历九月九日,是中国传统的重阳节。古人将ldquo;九rdquo;看作是吉祥、长久的ldquo;阳数rdquo;,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名ldquo;重阳rdquo;,也叫ldquo;重九rdquo;。武汉旧有出游登高、观赏菊花、佩戴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过重阳节的习俗。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唐middot;杜牧《九日齐山登高》
九日龙山饮,黄花笑逐臣,醉看风落帽,舞爱月留人。
唐middot;李白《九日龙山饮》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唐middot;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老武汉,黄鹤楼登高比脚劲
重阳节又称ldquo;登高节rdquo;,重阳节登高的习俗,相传始于东汉。天高云淡、风清气爽、丹桂飘香的时节登高远眺,一切景象尽收眼底,该是件多么赏心悦目的美事。
三五亲友登山,缓步徐行,自有一种悠然的自在,而竞技登山比速度,也多了份特别的乐趣。上周,85岁的ldquo;武汉活字典rdquo;徐明庭老先生,给记者讲起旧时武汉老人ldquo;黄鹤楼登高比脚劲rdquo;的故事。/转载请保留
徐老口中的黄鹤楼,是清同治八年(公元1869年)竣工的黄鹤楼,只有三层,整个高度27米,除去紫铜楼顶,要攀登的楼梯不到24米,比现在重建的黄鹤楼矮一半还不止。ldquo;莫以为比脚力就是登楼那么简单,还有规定咧:首先,参赛者必须年过花甲,年轻的不能参赛;然后,所有人要按时到武昌长春观集合,人到齐后同时步行到蛇山西头的黄鹤楼,不准用拐杖;到了黄鹤楼,登楼时不能扶着楼梯扶手,哪个捷足先登上楼,就算哪个赢。rdquo;
哦,难怪叫比脚力,原来比的就是耐力加速度啊!ldquo;那个时候,路不好走,再加上老人们都有点想赢怕输的思想,等匆匆赶到黄鹤楼前,也蛮累了,再要爬上楼去,那要几好的身体素质啊!rdquo;徐老感慨,ldquo;所以,有些老人干脆在比赛早几天就不出门,在家里quot;养脚力quot;。rdquo;
ldquo;奔到蛇山头,再上黄鹤楼,脚劲有冇有,就在这里赌。赢了恭喜你,输了也不丑。rdquo;这首顺口溜,寥寥数句,将当年比赛的情景生动形象地描述出来。徐老描述,老人们虽然想赢,但也不是把胜负看得很重。ldquo;一则是沿袭重阳登高的习俗,二是趁此机会和老朋友们聚一聚,借登山检验一下自己的健康状况。rdquo;
登上楼,决出胜负后么办?ldquo;那要看一开始么样协商的了,或由输者请客,以示薄惩;或由胜者做东,庆贺一番。如果是几个文人,还要在黄鹤楼上打一场诗牌,每人作一首七绝,看哪个的诗作最好,这是脑力上的再较量,在这样特殊的节日里,就更有味了hellip;hellip;rdquo;
喝菊花酒吃重阳糕,强身健体步步高
ldquo;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rdquo;过去,老武汉过重阳节,都讲究饮菊花酒。此时,菊花满地,撷新鲜菊花酿酒饮用,可散热祛风、降火解毒,菊花酒不仅是治头风消病的健身药酒,也被看作祛灾祈福的吉祥酒、长寿酒。
46岁的事业单位职员王平小时候家住武昌,他至今还记得过去每年秋季,母亲为全家人酿菊花酒的情景。ldquo;当时住平房,秋天,我家后面有蛮多野菊花,风一吹清香扑鼻。而每年重阳前半个月左右,我们小伢们,就惦记着跟母亲一起去摘野菊花了hellip;hellip;rdquo;对酿酒的步骤,王平一一道来,ldquo;先将花去蒂洗净,跟当归、生地黄、枸杞一起加水煮,然后用纱布滤好汁液备用,这是第一步;再把浸好的糯米蒸好,在竹簸箕里摊开,用勺子边拌边洒菊花药汁,等到糯米饭冷却,再撒上酒曲,装进陶制坛子里封口hellip;hellip;rdquo;
从封口到酿酒成熟需要十几天,王平说,这是父亲最难熬的时光,每天回家,都要到坛子旁边看一看,闻一闻,母亲总会笑他:ldquo;耐心等,莫着急。rdquo;终于盼着酒酿熟了,打开坛子,清香扑鼻,重阳节那天,父亲喝着菊花酒,也给兄弟几人分几口,王平回忆,那味道,真叫一个香hellip;hellip;
王平说,这菊花酒的意义
,不仅是重阳节的应景之物,更是母亲对自己浓浓的爱的体现。ldquo;十几岁时,我常常头晕目眩,夜里还盗汗,老中医说我肝气不足,让母亲给我每日喝两次菊花酒,后来果然好了,而每年秋天,母亲酿菊花酒的习惯,也保留到了今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