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09年保专项行动工作总结
巴环〔2009〕135号
巴中市环境保护局
2009年环保专项行动工作总结
2009年,我市环保专项行动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省环保专项行动领导小组的指导帮助下,认真贯彻全国、全省“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电视电话会议”精神。按照省环保局等九部门《关于印发〈2009年四川省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结合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精心组织,周密部署,收到了较好的成效。
一、工作开展情况
2009年环保专项行动,全市共出动执法人员2688人次,检查企业、乡镇、饮用水源保护区540家(个)。其中:城市污水处理厂3家(含在建的南江县生活污水处理厂)、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厂(填埋场)4家、危化品企业1家、加油站8家、加气站4家、天然气开采项目7家、造纸行业1家、矿山开采(尾矿库)9家、医疗机构30家、水泥制造6家、屠宰行业10家、畜禽养殖企业17家、酿酒企业5家、茧丝企业2家、油脂公司5家、宾馆12家、餐饮店173家、其它加工企业22家、市政府确定的10个重点集镇限期治理、辖区内4个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及184个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近三年来省级以上审批的44个建设项目。累计受理12369投诉案件367件。其中:涉及水污染87件、大气污染78件,噪声污染169件,固体废弃物污染13件,生态破坏1件,其它污染19件。办结367件。受理率100%。办结率100%。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领导重视,精心组织
为确保2009年“环保专项行动”的顺利开展,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全省“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电视电话会议”精神,成立了以市委常委、市组织部部长明亮为组长,市政府副秘书长、市环保局局长、市纪委常委为副组长,市发改委、经委、工商局、司法局、规划和建设局、安监局、巴中电业局等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环保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建立了市、县(区)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抓、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负专责,有关部门抓落实、负实责的工作机制。市政府办印发了《2009年巴中市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工作方案》,将打击“两高一资”企业环境违法行为、饮用水源保护区后督察、城镇污水处理厂及垃圾填埋场环境问题整改落实情况及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环境监测监管措施纳入环保专项行动重点内容一起布置、一起检查验收,进一步明确了工作目标、工作重点、整治范围和要求、工作措施和完成时限。同时,由市监察局牵头负责对巴河流域重点案件进行专项督查督办,依法依纪追究对环境违法行为查处不力,包庇、纵容违法排污企业的相关单位及责任人的相应责任。?为全市环保专项行动的扎实开展提供了组织保障。
(二)突出重点,目标明确
一是围绕“两高一资”行业、矿山开采、硫化工企业等重点排污单位污染反弹,扎实开展环保后督察。鉴于我市无钢铁和涉砷行业企业的实际情况,在环保专项行动开展期间,我市加大了对6家水泥制造、9家铁矿开采、1家造纸行业的污染治理设施运行情况及过去六年来环保专项行动中取缔关闭、停产整治、限期治理等行政处罚措施执行情况和行政责任追究情况的督查督办,严肃查处违反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不符合产业政策和市场准入条件,拒不淘汰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淘汰的落后生产设备、工艺,未按规定进行危险化学品登记,无治理设施,主要污染物超标和超总量排放的企业,从严查处污染治理设施不正常运行的问题,坚决防范突发环境事件发生。确保各级挂牌督办的环境违法案件查处到位、整改到位、责任追究到位。对逾期未按要求整改落实到位的挂牌督办案件,尤其是已经取缔、关闭又死灰复燃的案件,一律实行领导挂包督办,限期完成。通过检查,有关企业均能够履行环保义务,落实各项环保应急防范措施。均未发现相关企业环境安全隐患的存在。
二是以保障饮水安全为重点,扎实开展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专项整治工作。市、县(区)政府认真落实上级规定和要求,把群众的饮用水水源保护工作作为惠民行动的主要内容来抓,切实加大了本辖区内4个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184个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饮用水水源的保护力度,重点对2007年和2008年饮用水源保护区集中整治中发现的问题进行督查督办。进一步建立健全了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监管机制,聘请当地村干部作为饮用水源保护现场监督员,加强当地群众饮用水水源的日常监管。从严控制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建设与供水无关的项目,对保护区内原有的重点污染企业一律责令搬迁或关闭。专项整治过程中,协调有关部门,组织执法人员对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是否存在重点污染企业,保护区内的建设项目是否按规定办理了“环评”前置审批手续,排污单位在经营活动中产生的污染物是否能够稳定达标排放等进行拉网式排查。对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分和调整不到位、保护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