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手抄报内容.doc
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手抄报内容
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手抄报内容
“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继承革命先烈的光荣传统……”每当我在国旗下唱起这首歌时,都会想:有了共产党,我们才有了新中国;有了共产党,我们才有了现在幸福美好的生活。我一定要好好学习,将来成为一个合格的共产党员!
首先,共产党肯定关心国家,所以,我从现在起要坚持每天看新闻联播或午间新闻等。其次,共产党还要关心民众,和民众友好相处,所以,我要从现在开始,和同学们和睦相处。我要从现在起,做一个合格的小“共产党员”。
我身边就有好多共产党员,比如爸爸、姥爷、阿姨等,他们都是我学习的榜样。以前的抗日英雄们也时刻激励我向前,他们为了新中国的成立,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比如董存瑞、黄继光,哪怕只有一个人,也一定要完成任务!比如王二小、雨来,小小年纪就不屈服,用智慧把敌人气得团团转。还有儿童团的孩子们,他们是多么勇敢!一次次把信送达,不怕危险。他们都是好样的,都是我们的榜样,生活在这么幸福的时光里,我我们还有什么资格不知足,还有什么资格不好好学习?英雄已经给我们留下了很多了,下面就该我们自己努力了!加油吧,幸福的孩子们!加油吧,新中国的孩子们!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相信我们一定不会让你们失望!
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
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
继承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
爱祖国 爱人民 鲜艳的红领巾飘扬在前胸
不怕困难 不怕敌人 顽强学习 坚决斗争
向着胜利 勇敢前进 向着胜利 勇敢前进前进
向着胜利 勇敢前进 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
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 沿着革命先辈的光荣路程
爱祖国 爱人民 少先队员是我们骄傲的名称
时刻准备 建立功勋 要把敌人 消灭干净
为着理想 勇敢前进 为着理想 勇敢前进前进
为着理想 勇敢前进 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
抗日小英雄的故事
1、活在歌声里的小英雄———王二小
“牛儿还在山坡吃草,放牛的却不知哪儿去了……”这首名为《歌唱二小放牛郎》的叙事民歌传唱了许多年,优美的旋律和动人的故事影响了几代人。
王二小家在河北涞源的一个小山村。抗日战争爆发后,日军把魔爪伸进了这个宁静的村庄。1942年10月25日,二小在山坡上放牛时碰上了打算进村“扫荡”的鬼子。鬼子让他带路,二小却把鬼子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鬼子发现上当后,用刺刀刺向二小的胸膛……
王二小牺牲后,当地军民把他埋葬在村后的山坡上。《晋察冀日报》在第一版发表了介绍他英雄事迹的消息。词作家方冰、曲作家劫夫被王二小的事迹深深地打动了,很快创作了这首流传60多年的歌曲。
新中国成立后,王二小的故事被编进了小学课本,二小成了千千万万儿童心目中的英雄。2003年,由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投资拍摄的故事片《少年英雄》,在儿童中又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2、银幕上的抗日小英雄———张嘎
抗日战争时期,生活在冀中白洋淀的小男孩张嘎与奶奶相依为命。为了掩护在他家养伤的八路军侦察连长钟亮,奶奶英勇地牺牲在日军的刺刀下,而钟亮也被敌人抓走了。为替奶奶报仇和救出老钟叔,嘎子历经艰辛,找到了八路军,当上了一名小侦察员……电影《小兵张嘎》讲述了一个小八路战斗成长的过程。
这部儿童军事题材影片,通过寓意丰富的细节安排和少年儿童所特有的心理活动的描写,真实自然地塑造了一个性格鲜明的少年英雄形象,影响了几代小观众。
这部影片荣获了1980年中国第2届少年儿童文艺创作一等奖。后来,小兵张嘎的故事又被改编成了电视剧。
3、送鸡毛信的抗日小英雄———海娃
《鸡毛信》是一部根据同名小说改编的家喻户晓的电影。影片的主角是十二岁的儿童团团长海娃,他的任务是一边放羊,一边放哨,发现敌人,给村里人打信号。海娃的父亲是民兵中队长。有一天,父亲让他送一封有关攻打敌人炮楼的“鸡毛信”给八路军。海娃以放羊作掩护,携信上路。不料途中却遭遇敌人……
故事的情节一波三折,扣人心弦,深受广大观众特别是孩子们的喜爱。
这部上世纪50年代拍摄的黑白片不仅在国内影响很大,而且在国际电影节上两次获奖。1955年,在英国第9届爱丁堡国际电影节荣获优胜奖,是新中国在国际上获奖的第一部儿童故事片。
4、小说里的抗日小英雄———雨来
芦花村里有个叫雨来的男孩,他喜欢游泳,也喜欢读书。有一天,村里的李大叔急急忙忙地进了雨来家,挪开了水缸,跳进了缸下面的地洞。雨来将水缸挪回了原位,这时,鬼子也到了……
这是小说《雨来没有死》描述的一段情景。
雨来是抗日战争年代冀东少年儿童的一个缩影,这其中也包括小说作者管桦本人在内。管桦从小就和村里的儿童一起站岗放哨,给八路军送鸡毛信,上树?望,捕捉敌情。1940年,他离家奔赴抗日战场,长年转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