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肠道微生态简介 有学者曾提出,一个健康人全身寄生的微生物(主要是细菌)有1271g之多,最多的是肠道,达1000g,总数为100万亿个(1014),相当于人体细胞数(1013)的10倍。 2、人体肠道菌群及其构成 人类肠道菌群约有100余种菌属,400余菌种,菌数约为1012-1013个/g粪便,其中以厌氧和兼性厌氧菌为主,需氧菌比较少。形态上有拟杆菌、球菌、拟球菌和梭菌。 二、肠道主要有益菌及其作用 双歧杆菌 乳杆菌 三、肠道菌群失调 如果由于机体内外各种原因,导致这种平衡的破坏,某种或某些菌种过多或过少,外来的致病菌或过路菌的定植或增殖,或者某些肠道菌向肠道外其他部位转移,即称为肠道菌群失调(enteric dysbacteriosis) 肠道菌群失调表现 一是腐败菌显著增多、双岐杆菌与乳杆菌减少, 四、肠道微生态的调整 调整的措施可归纳为二大方面: 1、一般性调整措施; 五、微生态制剂 也称微生态调节剂,是调节宿主体内微生态系统平衡的制剂。 三类: 两歧双歧杆菌、婴儿双歧杆菌、青春双歧杆菌、 短双歧杆菌、长双歧杆菌; 嗜酸乳杆菌、干酪乳杆菌、发酵乳杆菌、瑞士乳 杆菌、克非尔乳杆菌、路特乳杆菌、植物乳杆菌; 粪链球菌、唾液链球菌唾液亚种、嗜热链球菌等。 国内外研究开发的具有调节肠道菌群功能的物质主要是两种: 有益菌活菌制剂及发酵制品 双歧杆菌增值因子 (一)有益活菌制剂 probiotics,主要是以双歧杆菌和各种乳杆菌为主,也有其他细菌。商品名称很多,如以双歧杆菌为有效菌的贝菲得、回春生、双岐王、金双岐、丽株肠乐;以乳杆菌或乳杆菌与双歧杆菌为有效菌种的有昂立1号、三株、裴菲康等;也有以需氧菌为主的活菌制剂,利用其耗氧特点,在肠道内形成厌氧环境,从而有利于占肠道菌群绝大部分的厌氧菌与兼性厌氧菌的生长,而保持肠道菌群的正常构成。有以蜡样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等为活性菌的促菌生、整肠生等制剂。 (二)双歧杆菌增值因子 prebiotics,有人译为有益菌促生物,针对双歧杆菌的有人称为双歧因子(bifidus foctor)等。 有这种功能的低聚糖能被双歧杆菌、乳杆菌等有益菌选择性利用,但在人消化道内因没有此类糖的水解酶故不能消化吸收,因而又称之为“不能利用的碳水化合物”(Unavailable saccharides)或“双歧杆菌增殖因子”(Bifidus factor)。 能促进有益菌的增殖; 能有效改善肠道菌群构成; 有改善宿主肠道功能的作用。 (三)有益菌及其增殖因子的综合制剂 第五章 调节肠道菌群的功能性食品 本 章 要 点 1 肠道的有益菌 2 双歧杆菌的生理功能 3 肠道微生态的调整措施 一、肠道微生态 婴儿在出生之前的肠道是无菌的。 出生后5天左右,优势菌 双歧杆菌 人肠道中有益菌的代表: 降低肠道pH,抑制韦永氏球菌、梭菌等腐败菌的增殖,减少腐败物质产生,同时也因pH下降而对病原菌的生存与增殖很不利。 作用 肠道菌群中主要细菌的作用 大肠埃希菌 链球菌 拟杆菌 产生致癌物 双歧杆菌 合成维生素与分解 腐败产物 拟杆菌 产生腐败产物 肠球菌 乳杆菌 链球菌 真杆菌 双歧杆菌 抑制外来菌与病原菌的生长 乳杆菌 双歧杆菌 拟杆菌 助消化、促吸收与延缓衰老 绿脓假单胞菌 变形杆菌 葡萄球菌 梭杆菌 肠球菌 大肠埃希菌 链球菌 真杆菌 拟杆菌 腹泻与便秘、致病性感染、肝、脑损害与致肿瘤 大肠埃希菌 乳杆菌 真杆菌 双歧杆菌 拟杆菌 免疫调节 肠道菌 有害作用 肠道菌 有益作用 促进乳糖代谢 4. 调节血脂 3. 抗癌与提高免疫能力 2. 抑制病原菌和调整正常肠道菌群 1. 1.乳杆菌(lactotacillus) 抑制肠道致病菌 1 抗腹泻与防便秘 2 免疫调节与抗肿瘤 3 调节血脂 4 2、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 5 合成维生素和分解腐败物 引起肠道菌群失调的原因 婴幼儿喂养不当 营养不良 中老年年老体弱 肠道与其他系统急慢性疾病 长期使用抗生素激素、抗肿瘤药、放疗或化疗 二是肠道菌群的比例失调 按比例失调程度分为3度: 某种食物或药物引起轻微短期的大 肠菌与肠球菌减少,原因去除后即 可恢复。 1 度 2 度 3 度 正常肠道菌显著减少,过路菌增多, 可引起肠道异常发酵及各种肠炎。 肠道正常菌被抑制,而由过路菌所代 替,如由服用抗生素引起的难辨梭状 芽孢杆菌引起的伪膜性肠炎等。 2、利用有益活菌制剂及其增殖促进因子。 (1)强调婴儿的母乳喂养; (2)膳食结构合理化,尤其是保持乳品在膳食构成上的适宜比例; (3)适当控制抗生素一类制菌药物的应用。 益生菌 益生元 合生素 大豆低聚糖、低聚乳果糖、低聚异麦芽糖、甘露聚糖等。 益生菌的菌种有: 益生元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