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必修二单元总结.ppt

  1.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历史必修二单元总结

李树全 西安市第八十九中学 全面把握教材,突破理解屏障 ——历史必修二解读 课 程 标 准 1、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2、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4、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5、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6、罗斯福新政与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节 7、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8、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教材目录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专题1) 第二单元 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专题5、2、4) 第三单元 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 (专题6、7) 第四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的探索(专题3) 第五单元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专题8) 整体结构 注意古今贯通、中外关联、厚今薄古的原则 古今贯通,有利于进行历史发展的纵向比较,从而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中外关联,有利于进行跨民族跨国家之间的横向比较,发现历史现象的异同点,探寻历史发展的共同规律和特殊规律,增进对其他民族和国家的了解和理解,从而消除民族偏见和国家偏见,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 厚今薄古,在尊重历史的前提下,引导人们更加关注现实,充分发挥历史教育的社会功能。 内容选择 注意基础性、典型性、时代性、多样性、选择性的原则。 整体结构 注意古今贯通、中外关联、厚今薄古的原则。 农耕文明到工业文明 经济全球化趋势 经济体制的探索 一、世界市场的形成和经济全球化 1、起步:15、16世纪新航路的开辟。 2、发展:19世纪至20世纪 3、加速:二战后至20世纪八九十年代。 二、中国从传统农耕经济到工业化 1、中国古代农耕经济 2、中国近、现代工业化历程 三、经济体制的探索与调整 1、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的探索和调整 2、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探索和调整 3、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探索和调整 通过学习,了解历史上中外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变迁的基本史实;学会搜集、整理和运用人类经济活动和社会生活方面的相关资料,理解历史上不同国家与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并对其做出科学的评价与解释;进一步认识我国的基本国情和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培养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奋斗的社会责任感。 (1)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2)列举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认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3)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4)了解“重农抑商”“海禁”等政策及其影响,分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 第1课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 第2课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 第3课 区域经济重心的南移 第4课 农耕时代的手工业 第5课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 第6课 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 第1课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 一、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 1.种植业: 2.家畜饲养业: 二、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日益完善 1.生产工具的进步: 2.生产技术的进步: 三、“男耕女织”式的经营方式 1.千耦其耘 2.自耕农经济 精耕细作: 铁农具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是精耕细作技术发展的基础。 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土地生产率,是精耕细作技术体系的总目标。 改变农业环境,提高土地生产率。 小农经济: 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生产主要是为了满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和交纳赋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古代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自然经济: 生产的目的不是为市场交换需要,而是为了生产者个人或经济单位的需要的一种经济形式。 特点: ①经济联系和经济活动基本局限在经济单位内部; ②自给自足是其本质特征; ③劳动交换和经济联系形式是直接的。 小农经济与自然经济的关系: 小农经济一定是自然经济,但自然经济不一定就是小农经济。前者是后者的一部分,后者包含了前者。 小农经济强调的是个体农民在固定的土地上自我生产、自我消费的经济形式。 自然经济强调的是自给自足的经济形式。 第2课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 一、土地制度 1.井田制 2.土地私有制 二、租佃关系的演变

文档评论(0)

jiqingyong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