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名著编译丛书 中医名著古籍之《实践脉学》.doc

中医古籍名著编译丛书 中医名著古籍之《实践脉学》.doc

  1. 1、本文档共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医古籍名著编译丛书 中医名著古籍之《实践脉学》

中医古籍名著编译丛书 中医名著古籍之《实践脉学》 导读:就爱阅读网友为您分享以下“中医名著古籍之《实践脉学》”的资讯,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您对92的支持! 有实物,故脉兼滑;气闭郁闷不舒。故脉兼涩。闭塞则欲伸,伸则剧烈斗争,故痛极疝瘕,闭结气逆,食滞忿怒,水气厥逆诸症可观。 应用:伏乃沉之极,主水闭郁在地中潜流。如《金匮要略》说:“夫水病人,目下有卧蚕,面目鲜泽,脉伏,其人消渴,病水。”又说:“病者脉伏,其人欲自利,利反快,虽利,心下续坚满,此为留饮欲去故也,甘遂半夏汤丰之。”总说明水饮潜流,欲去之征兆。 沉本五脏之脉,如到伏之地位,总是脏气过衰,才会导致如斯脉象。如《脉经》说:“心衰则伏。”宜用附子汤壮心阳,通脉道。又霍乱吐泻不止,水气大脱,心衰麻痹,脉多伏闭,宜生脉散送服朱砂,镇安心神以复脉。还有心肾过衰,肝阳偏亢的病人,突然昏倒,水不济火,造成脑溢血瘫痪症,脉多沉伏,宜急用独参汤回阳固脱。总见脏气先衰,血管硬脆,才会出现脑溢血症状。 脾衰土陷,水邪侮之,易得疝瘕、痉厥。如《金匮要略》说:“趺阳脉当伏,今反紧,本自有寒疝瘕,腹中痛,医反下之,下之即胸满短气。”又说:“暴腹胀大者,为欲解,脉如故,反伏弦者痉。” 以上所论皆是脏气先衰所致之伏脉证,以下再谈谈暴病、火郁而脏气未衰的伏脉证。如《续名医类案·腹痛》说:“包海亭夫人患腹痛崖少腹,上连心,口夜靡间,百药不效。缪仲淳诊其脉,两寸关俱伏,独两尺实大,按之愈甚。询知其病起于暴怒,风木郁于地中,投以川芎、升麻,下咽嗳气数十声,痛立止。已而作喘,曰是升之太骤也,以四磨汤与之,遂平。”又《瘟疫论》说:“以为阳证得阴脉为不治,委而弃之,以此误人甚众。若更用人参生脉散剂,祸不旋踵;宜承气缓缓下之,六脉自复。”以上为暴病、火郁闭而伏,其必伏而有力,有力者邪热之气闭郁与正气斗争之现状也。 (3)牢脉 脉象:阴中之阳,只见于沉候。脉在伏沉二脉上边与筋平处便是,脉来弦大而长,按之强直搏指。前人形容此脉说:如弦缕、牢而坚逼。 主病:寒淫深痼,木邪乘脾,胃气将绝。疝癞症瘕,湿痉拘急,水肿暴逆,坚积内伏等等寒实之证。禁用苦寒之药饵。 原理:正气之来和而缓,从容不迫;邪气之来暴而急,咄咄逼人。木旺土败,胃气将绝于中,无力外出鼓动脉管,寒邪乘虚内结,蠢蠢欲动,阴谋暴乱,故脉出现在伏沉之上当木旺之位置,弦大而长,搏指有力。乃阴邪集结之明证,禁用苦寒,助邪伤正。群阴纠合,则现疝癞症瘕,湿痉拘急,水肿暴逆,坚积内伏等等必然汇集之象。 应用:仲景论脉无此名.所以《脉经》不例牢脉。但从其他合并脉象中,可以得出此脉之实用价值,总为阴寒内积才现此脉。如《干金翼方》说:“按之实强,其脉有似沉似伏,名日牢。”那么《伤寒论》说:“伤寒差以后,更发热,小柴胡汤主之。脉浮者,以汗解之;脉沉实者,以下解之。”沉实即牢之义。又说:“下利脉沉弦者,下重也;脉大者,为未止。”沉弦加大即牢形,既下重又未止。笔者曾多次诊得牢脉形象,患者多胀满水肿,用真武汤加入川军数剂而愈。 今之动脉硬化症患者,多见牢脉,因脉管硬化收缩,所以按之沉弦大而长,有坚硬不移之象。同时心肾痿缩病人,亦见牢脉,以附子汤加熟地、阿胶投之,多见效果。

文档评论(0)

raojun0000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