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医疗事故民事答辩状解析
民事答辩状
答辩人:邱道,住址闽清XX村50号, 身份证号
被答辩人:福建省立医院,住址福州东街134号,法定代表人林才经
答辩人因一案,对上诉人不服人民法院字第号判决,提出答辩状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民法通则》第一百零六条第二款关于“公民、法人由于过错……侵害他人财产、人身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规定根据民法通则及有关司法解释之精神,我国现行法对精神损害赔偿系采用非限定主义,自然人凡因他人之侵权行为而遭受精神、肉体之巨大痛苦者,均请求精神损害赔偿。首孝悌 次谨信医疗事故鉴定结论,就其证据效力来讲,也是一般证据卫生部医疗事故分级标准人身损害的后果人身损害是完全主观判断,也不符合科学推理的逻辑原理。人身损害众所周知的事实根据法律规定或者已知事实和日常生活经验法能推定出的事实人身损害人身损害根据日常生活经验法过失与患者死亡没有因果关系的显然是个经不起推敲的悖论该鉴定书关于因果关系的论述是没有事实依据的,是不符合推理原理的悖论。因此该鉴定书鉴定内容不全面,其缺乏应有的客观公正、严谨性和科学性,明显偏袒方,因此,其不能作为认定本案事实的依据。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鉴定人是医学会,属于非自然人绝对的公正是不存在的,除了在制度上加以规范外,主要还是依靠专家的医德、道德和良心来予以控制最高人民法院在法行函(1998)63号《关于对医疗事故争议案件人民法院是否受理的复函》中明确规定: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结论系卫生行政部门认定和处理医疗事故的依据”从此规定可知:鉴定结论只是卫生行政机关认定和处理医疗事故的依据,而非诉讼中的证据。若要成为证据使用,还需符合法律上对证据的有关规定人民法院在决定是否采信鉴定报告时,根据民事诉讼法和证据规则的规定,结合案件事实和其他证据进行全面权衡,充分考虑其它事实和证据,综合评判不宜直接采纳。存在瑕疵《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无论是州市医学会的还是省医学会的鉴定书都是本案证据之一,鉴于没有法律、法规规定该上述鉴定书有什么高低之分,而该两份鉴定书存在明显错误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李国光在《突破民事审判新难点》讲话中对医疗事故鉴定作过专门阐述:“医疗事故鉴定结论只是人民法院审查认定案件事实的证据”、“是否构成医疗事故,不是认定医疗过失损害赔偿责任的必要条件” 。我们恳请合议庭慎重考虑我们的意见鉴定予以充分考虑其它事实和证据应从本案中汲取深刻教训,杜绝以后发生类似悲剧。于的结果,应该说是、双方及任何善良的人们不愿看到的。医院的行为,我们以人的心态相信属于过失,但就是这些平时也许不以为然的、已经习以为常的对医疗常规和医疗规章制度的轻视和疏忽,无意间一,教训不可谓不深刻。承认过错是改正过错的前提我们强烈希望从本案中汲取教训,而不是对已经发生的过失行为百般辩解,甚至不愿承认。愿真正端正态度,在以后的救死扶伤工作中,以对生命敬畏和尊重的人道主义精神,更严格地执行各项医疗规范,把过失减少到更少,杜绝类似悲剧的发生,则是之幸:“出来混的,迟早要还”
二审答辩状
答辩人: 第2页总11页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