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学期生物12,13章复习提纲..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七年级下学期生物12,13章复习提纲.

七年级下学期生物12,13章复习提纲 神经系统的组成 7.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 神经细胞又叫做神经元。 结构:由胞体和突起组成。 胞体:是神经元的代谢中心。 突起:沿一定的方向传导冲动。分为树突和轴突。每个神经元的树突数量不确定,但轴突只有一个。树突将冲动传入胞体,轴突是将冲动从胞体传出。 在周围神经系统中,神经元胞体集中出现的部位叫神经节;由一些神经元突起聚集成束、外被结缔组织膜组成的结构叫做神经。 在中枢神经系统内,神经元胞体集中出现的部位叫灰质,神经元突起成束聚集之处叫白质。 基本功能:接受刺激、产生冲动、传导冲动。 神经元模式图 8、神经活动(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完成反射的神经结构是反射弧******************************** 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刺激做出的规律性反应,叫做反射。完成这个过程的结构是反射弧。 9、掌握反射弧的结构,神经冲动在反射弧各结构中传导的方向。************************************* 反射弧:感受器、传入神经元、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元、效应器。神经中枢是反射弧上位于中枢神经系统内的有关联系结构。但有例外:“膝反射”就是“两神经元反射” 反射弧模式图 10、能够区分反射与应激性、条件反射与非条件反射的不同。了解条件反射的建立过程。***************** 反射与应激性的区别:一个是神经系统的刺激,一个是生物的刺激。 非条件反射是生来就建立的先天性反射,条件反射是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 条件反射是建立在非条件反射上的。比非条件反射复杂。 条件反射的建立过程:略。(是经过训练逐渐形成的) 11、大脑皮层是神经系统的最高级中枢,能够对语言和文字建立条件反射是人类条件反射的最突出特征。******************************************************************************************* 能够对语言和文字建立条件反射是人类条件反射的最突出特征。 12、掌握视觉、听觉的感觉器官,感受器,形成部位。************************************************ 眼的结构:分为眼球壁和内容物。(书p81~82) 眼球壁:分为外膜、中膜、内膜。 外膜:前部是无色透明的角膜,后部是白色不透明的巩膜(对眼球有保护、支持作用) 中膜:后半部是脉络膜,含丰富的血管的黑色素,有对眼球营养作用。使之成为“暗室”前端游离部分是虹膜,中央围成瞳孔,膜内的平滑肌控制着瞳孔的大小,调节进入眼内的光线。虹膜与脉络膜连接部分加厚,含较多平滑肌,是睫状体。 内膜:为光感受器视网膜,是有感受光线刺激后产生冲动的感光细胞。与视神经相连接,产生冲动后传入脑到大脑皮层视觉中枢。 内容物:房水是稀薄的物体,充盈在角膜与晶状体之间,虹膜前后方的间隙里:玻璃体是胶冻液体,填满晶状体后方的空间;晶状体是一个有弹性的凸透镜状结构,悬挂与睫状体上,睫状体内平滑肌的舒缩引起它的曲度变化。 视觉的产生部位:是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视网膜是形成物像的部位。 眼球结构图 耳的结构:外耳、中耳、内耳。(书p84~85) 外耳:耳廓和外耳道。耳廓有收集声波作用。外耳道有传送声波的作用。 中耳:鼓膜、鼓室和听小骨。鼓膜在外耳道底部,椭圆形,声波能使鼓膜振动。鼓室是在鼓膜里面的一个腔,鼓室内下还有一条小管与咽部相连,叫做咽鼓管。当吞咽或打哈欠时使空气能从咽部进入鼓室,维持鼓膜两侧的气压平衡。三块听小骨在鼓室里,从外到里的顺序分别是分别是锤骨、砧骨、镫骨,它们形成一条“听骨链”。 内耳:耳蜗、前庭和半规管(都充满液体,相应的感受器就分布在位于官腔的膜质上)。耳蜗含有听觉感受器,能接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最后在大脑皮层听觉中枢产生听觉。前庭和半规管含有头部位置变动的感受器,头部位置变动会使这里的感受器受刺激而也产生冲动。最终在大脑皮层相应部位产生头部位置变动的感觉。所以内耳兼有听觉和感受位置变动的双重功能。它们三个不同的感受器产生的冲动会先沿同一脑神经传入脑干,再传入不同的中枢部位。 听觉的产生部位: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 耳朵结构图 13、掌握近视的原因、成像特点、矫正方法。*****************************************

文档评论(0)

xznh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