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夜镇总规料收集.doc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纳夜镇总规料收集

纳夜镇总规资料收集 一、区域基本资料 1、乡镇基本情况介绍 纳夜镇位于望谟县东面,镇政府距县城46公里,东与麻山乡接壤,西与昂武乡相邻,南与桑郎镇毗邻,北靠大观乡。全镇辖7个行政村25个村民组38个自然寨1934户10232人。居住着汉、苗、布依等民族,其中少数民族人口7865人,占总人口的76.8%。全镇国土总面积115.1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654.9亩,人均占有耕地0.85亩。境内地貌复杂多样,山高坡陡、沟深谷峡,最低海拔0米,最高海拔0米。农业基础设施薄弱,靠天吃饭的现象十分突出,经济发展总量小,人均水平低,发展速度缓慢,各项社会事业急需投资建设。,在县委、县政府及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在镇人大的监督下,团结和带领全镇各族人民,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五年工作回顾 (一)国民经济稳步发展,2011年全镇生产总值161万元,比增长1.7%。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为元,比增长%,人均占有粮食72公斤,比上年增长3%。一是产业。二是粮食播种面积保持稳定。是畜牧业生产发展稳定。201年末,全 (六)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强化,精神文明建设扎实推进。 进一步强化民主法制建设,坚持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充分发挥人大民主监督作用。扎实抓好“五·五”普法教育,深入开展双拥、未成年人教育、关心下一代工作。按照精神文明建设重创建、重巩固的原则,积极调动全镇各族人民参与开展“文明单位”、“十星级文明户”及 “满意在望谟”、“多彩贵州”等群众性精神文明活动。 (七)基层组织建设不断增强。 一是以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和纯洁性教育活动为契机,进一步提高干部队伍素质以及广大农村党员的政治理论和业务素质,培养在新形势下适应农村工作的积极分子和进步青年,为加强村级组织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二是逐步完善村级组织的各项规章制度,增进村级组织建设规范化,使村级组织建设进入良性发展,村级组织建设落后的状况逐渐得到改善。 今后工作目标和主要措施 我镇站在新的起点奋勇争先、进位赶超。今后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将纳夜打造成“以红七军黔桂边委连队支部旧址”卡法为代表的革命老区经济强镇,努力构建“富裕纳夜、和谐纳夜、活力纳夜”实现镇域经济发展争先进位的大目标。 今后全镇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继续保持我镇各项事业发展的良好势头,力促镇域经济综合实力再上一个台阶。确保生产总值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0%。为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将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坚持不懈地发展生态农业经济。加强农业经济合作组织建设,不断扩大我镇油茶、核桃、甘蔗及黑山羊特色养殖等农业产业,带动我镇广大群众增收致富。不断完善鼓励农民创业的政策,扶持群众在家创业就业。 二、围绕统筹城乡思路,加快推进集镇建设 一是提升集镇规划品位。按照新型小城镇的建设要求,围绕“产业镇、商贸镇、生态镇、文化镇”的发展定位,完善镇区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重点解决镇区规划层次不高、布局不合理的问题,形成具有前瞻性、时代性的规划体系,为科学发展提供空间,提升小城镇建设品位。二是提升集镇管理水平。突出卫生环境的整治,加大环卫设施的配套投入,开展“清洁纳夜、美化环境”的综合整治活动。切实加强镇区交通秩序管理,大力整治镇区车辆乱停乱放,摊点占道经营的行为,营造一个洁净、优美、文明的新集镇。 三、围绕和谐发展要求,切实改善民生、民计。 从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现实问题入手,致力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 1、大力改善基础设施。积极争取指标,对全镇没有硬化的通自然村公路进行硬化,争取在全县率先实现所有自然村村村通水泥路的目标。积极推进小城镇饮用水工程,解决群众用水困难。 2、努力发展社会事业。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加大教育投入力度,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充分发挥镇卫生院的服务功能,推进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重视繁荣文化体育事业,大力开展各类群众性文体健身活动。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继续深入开展社会公德、传统美德教育,在全镇形成知荣辱、树新风、促和谐的新风尚,积极争创文明村镇。 3、致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推广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实现老有所养;确保新农合参保率达98%以上。增强民政救济力度,多渠道争取资金扶贫济困,不断提高“三无”、五保供养对象生活质量,进一步扩大城镇低保覆盖面,做到动态下的科学管理、应保尽保。 4、强力抓好计生工作。进一步推行巩固村民自治,完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努力提高计生服务水平。加大社会抚养费征收力度,力争全年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2.8‰以内,继续保持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在全县的领先地位。 5、全力维护社会稳定。继续强化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制,深化道路交通

文档评论(0)

jiqingyong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