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近代史实践告
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生实践报告 课 程: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班 级: 生命基地151 学 号: 姓 名: 赵宇 实践名称 关于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的历史思考 时 间: 2015 至 2016 学年度 第 二 学期 任
课
教
师
考
核
意
见 1、报告的选题 (好、较好、一般、较差)
2、采用的资料详实、得当和可信(好、较好、一般、较差)
3、报告进行的理论概括和总结 (好、较好、一般、较差)
4、报告有自己的独立见解 (好、较好、一般、较差)
5、逻辑层次、严谨和文体规范 (好、较好、一般、较差)
考核成绩(满分为20分): 任课教师(签名):
年 月 日
参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的历史思考
作为在南京上大学的第一年,面对近代史这个实践地点的选择,我们经过慎重的讨论,最终将地点定位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是为铭记侵华日军攻占南京后制造了惨无人道的南京大屠杀的暴行而筹建,是中国人民承段全民族灾难的实证
实践详细
时间:2016年5月29日
地点:南京大屠杀纪念馆
人物:赵宇 陈玉流 张家鹏 杨德航 钱其溧 蔡溯林
实践内容:参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及采访游客,思考体验历史作出反思
参馆过程及感受
2016年5月29日我们小组终于鼓起勇气前往参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去祭奠那些在烽烟战火中永恒消逝的生命 。
我们怀着沉痛的心情,迈着沉重的步伐,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大门前。大门仿若一座被劈开的大山,中间是狭长的过道,过道的一边是直指苍穹的山尖,过道的另一边是如地狱般屠杀百姓的场面。我们从这扇门走过产生了极大的情感共鸣,这大门似乎是通往死亡,又或者可以从此逃脱,尚在展厅的门口就已经对展厅内的事物有所畏惧,却又更急切地想知道这一切,屠杀的死亡气息俨然流露。进入展厅后仿佛置身于一座万人的灵堂,空旷的展厅和照度较低的灯具配上一幅幅不断更换的死者的头像。昏暗的空间里逝者的头像一个接一个浮现又淡去,就连灯光的颜色也选的较高色温的冷调光,这些无不让观众陷入对逝者的缅怀与哀痛中,感受不到一点生的气息。? 灰白的大理石构成了纪念馆长长的墙体,密密麻麻的名字给人极大的压力,无法遍数的数量让观众间接了解30万是个多么可怕的数量。而后的便是历数侵华日军的罪行以及南京人民所遭受的苦难。这一段的展览有图片,有视频,有战时的复原场景,还有各类战时的遗物。当时一些外国人在宁拍摄的摄像机和胶片,拉贝、威尔逊等人的日记和信件,日本老兵的日记、军刀、毒气弹等都给这段历史提供了铁一样的实证。这些并没有摆放在观赏最舒适的位置,高低错落,遍布在整个墙面上,巨大的信息量使日本人的罪行更深入人心,这场不人道的屠杀也不可否定。其后数排两层楼高的档案柜中满满的大屠杀幸存人员档案也有同样的视觉效果,用蓝色和黑色区分这些人现在是否在世,以警示国人对这份历史的重视,也是对日本久久不愿承认这段历史的控诉,随着时间流逝这些证人终将逝去,让观众的心都为之焦急。我们仿佛亲身经历了这场大屠杀。
其中有一个石像令我印象深刻。一个孩子与母亲的生离死别。残酷的日本人将母女两个的手狠狠的拽开,将刺刀沾满鲜血,我在幻听孩子的哭声与悲痛,现在已经划到历史长河中,但是我们依稀的记得孩子的哀叹声,那撕心裂肺的尖叫声。那里有当时屠杀南京30万的铁血证明---那一把曾经杀过无数人的尖刀。我记得曾经在一本教科书上过看到过,一群日本人将中国的一个村庄里所有人裸露的关在一间屋子里,然后倒上油将他们活活烧死。残酷的日本人在旁边哈哈大笑貌似在看一场精彩的表演,如此残暴,我在思考如果他们的家人这样,他们不会悲痛么。
往前走,有一间屋子叫十二秒,里面每隔十二秒就会发出滴答的声音,然后随着出来一个在那就大屠杀中遇难者的遗像,水滴的声音在环境的对比下显得格外轰隆,每一滴水滴的落下都代表了一个生命的逝去,大屠杀中生命虽贵重却如草芥般被斩去,如此短暂的时间就有一个鲜活的生命逝去当时心中的悲痛犹如滔滔江水绵延不绝。我在幻想他们在对我们诉说着什么令人悲愤交加。继续前行,看到一行大字:“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要记住历史,但不要忘记仇恨。”是历史可以宽容,但不可以忘却。我们中华民族有宽容的气概,但不可以抹杀历史。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