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杠杆效应与资本结构分析.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七章杠杆效应与资本结构分析

甲方案:增加发行4000万元的债券,因负债增加,投资人风险加大,债券利率增至12%才能发行,预计普通股股利不变,但由于风险加大,普通股市价降至8元/股。 乙方案:发行债券2000万元,年利率为10%,发行股票200万股,每股发行价10元,预计普通股股利不变。 丙方案:发行股票363.3万股,普通股市价增至11元。 (1)甲:旧债券比例=8000/(16000+4000)=40% 新债券比例=4000/(16000+4000)=20% 股票比例=8000/(16000+4000)=40% 旧债券资本成本=10%(1-25%)=7.5% 新债券资本成本=12%(1-25%)=9% 股票资本成本=(1/8)+5%=17.5% 甲加权平均资本成本=40%×7.5%+20%×9%+40%×17.5%=11.80% (2)乙加权平均资本成本=50%×7.5%+50%×15%=11.25% (3)丙加权平均资本成本=40%×7.5%+60%×14.1%=11.46% 乙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最低,所以选用乙方案。 (二)每股收益无差别点法 两种筹资方案在某一个息税前利润时,它们的每股收益相等。求此时这个息税前利润,即每股利润无差别点,说明在该息税前利润上,两种方案一样,而如果实际利润比该息税前利润多,应利用负债筹资;比该息税前利润小,应发行股票筹资。 每股利润无差别点法只考虑了资本结构对每股利润的影响,并假定每股利润最大,股票价格也就最高。但把资本结构对风险的影响置于视野之外。 3、某公司2003年销售产品10万件,单价50元,单位变动成本30元,固定成本总额100万元,公司负债60万元,年利息率为12%,并须每年支付优先股股利10万元,所得税税率25%。 要求:(1)计算财务杠杆系数 (2)计算经营杠杆系数 (3)计算复合杠杆系数 经营杠杆的计量 经营杠杆系数(DOL) ——息税前收益变动率相当于产销量变动率的倍数 经营杠杆系数(DOL)=息税前利润变动率/产销量变动率 = △EBIT/基期EBIT △Q/基期Q =(单价-单位变动成本)△Q × 基期Q 基期边际贡献-固定成本 △Q =基期边际贡献/(基期边际贡献-固定成本) =基期边际贡献/基期息税前利润 经营杠杆系数(DOL)越大,经营风险越大。 【例】ACC公司生产A产品,现行销售量为20 000件,销售单价(已扣除税金)5元,单位变动成本3元,固定成本总额20 000元,息税前收益为20 000元。 假设销售单价及成本水平保持不变,当销售量为20 000件时,经营杠杆系数可计算如下: 经营杠杆系数与经营风险的关系 (1)在固定成本不变的情况下,经营杠杆系数说明了销售额增长(减少)所引起利润增长(减少)的幅度。 (2)在固定成本不变的情况下,销售额越大,经营杠杆系数越小,经营风险也就越小;反之,销售额越小,经营杠杆系数越大,经营风险也就越大。 增加销售额、降低产品单位变动成本、降低固定成本比重等措施使经营杠杆系数下降,降低经营风险。 经营杠杆系数本身并不是经营风险变化的来源,它只是衡量经营风险大小的量化指标。事实上,是销售和成本水平的变动,引起了息税前收益的变化,而经营杠杆系数只不过是放大了EBIT的变化,也就是放大了公司的经营风险。因此,经营杠杆系数应当仅被看作是对“潜在风险”的衡量,这种潜在风险只有在销售和成本水平变动的条件下才会被“激活”。 特别提示 巴林银行倒闭 1995年2月,具有230多年历史、在世界一千家大银行中按核心资本排名第489位的英国巴林银行宣布倒闭,这一消息

文档评论(0)

wbjs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