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论..docx

  1.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柯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论.

柯尔柏格与皮亚杰道德发展观柯尔柏格 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前习俗(0-9),习俗(9-15),后习俗(15岁以后)皮亚杰 道德发展阶段理论三、两者的区别与联系二者道德发展阶段理论的差异性主要体现在: 第一、皮亚杰研的究重点在道德思维形成过程本身,进而提出了“图式”等概念;而科 尔伯格研究的重点在对道德思维发展不同发展阶段特征的描述上, 进而提出了三水平六阶段。 第二、关于影响道德发展的社会认知因素,如关于角色扮演机会等,皮亚杰只注意到了 同伴群体的作用,而科尔伯格给予了高度重视。 第三、 皮亚杰的研究是一种纯理论推演, 比如他将道德品质的发展仅仅归于道德判断这一个方面;而科尔伯格重视理论探求,更强调应用研究,因此科尔伯格在学说的构建上更为 完善。 第四、两者的研究方法不一致。皮亚杰是双偶故事法,柯尔伯格是两难故事法。二者道德发展阶段理论的联系(相似之处)主要体现在: 通过比较后发现, 皮亚杰与科尔伯格理论均是从认知领域来研究人类道德的发展, 都采 取心理发展的观点来解释人类道德的形成,从而形成了一个全新的研究视角。 具体表现在: 二者的道德发展观均是一维纵向的,他们认为,道德认知结构的不断组织和转换 形成了道德的发展。 “个体的道德认知发展正是图式在主客体的相互作用中经同化、顺应的 建构过程。从同化一顺应一同化,个体的道德认知发生冲突,由平衡一不平衡一平衡,个体 的道德结构也不断得到扩充和重建。在这种动态发展过程中,个体不断调整与环境的关系, 以求最大限度地减少冲突, 作出符合人类普遍价值原则的道德判断, 从而个体的道德逐渐由道德他律转向道德自律。 ” 由此可以看到, 从自律到他律的转变, 是其理论构建的主线。 皮亚杰与科尔伯格认为“儿童道德的发展是整个认知发展的一部分,在本质上,与认知概念一样,是按同样的方式发展的。道德也是通过主体与道德环境的积极交互作用, 借助于平衡化建构起来的。一般说来,当智力发展到较高层次时,其道德判断与道德选择也 达到较高层次, 道德也就相应发展到较高阶段。 但这并不是说高智力水平就能保证个体有较高水平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行为。因为智力仅是道德发展的一个必要非充分条件。” 皮亚杰的道德阶段论研究到道德规则相对变化这一深度。而科尔伯格以人的道德判断力为着服点,进行大量的实验分析,提出了超过皮亚杰原有公式的道德发展阶段论。因 此,我们说科尔伯格继承并发展了皮亚杰的学说。 道德发展的共性:每个人的道德发展都要经历这几个阶段,但发展速度有快有慢。各发展阶段具有质的差异和不变的顺序,不能跨越任何一个发展阶段。道德发展与逻辑思维发展有关:即道德推理发展阶段不能超越逻辑思维发展阶段。道德发展与不同社会环境的刺激及儿童与社会环境的交往有关。道德认知发展与道德行为有一定的关系:即成熟的道德判断是成熟的道德行为的一个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延伸知识:一、皮亚杰与柯尔柏格 研究方法1、皮亚杰对偶故事法????这是皮亚杰研究道德判断时采用的一种方法。利用讲述故事向被试提出有关道德方面的难题,然后向儿童提问。利用这种难题测定儿童是依据对物品的损坏结果还是依据主人公的行为动机做出道德判断。由于皮亚杰每次都是以成对的故事测试儿童,因此,此方法被称为对偶故事法。下面就是其中的一个对偶故事:????(1)一个叫约翰的小男孩在他的房间时,家里人叫他去吃饭,他走进餐厅。但在门背后有一把椅子,椅子上有一个放着15个杯子的托盘。约翰并不知道门背后有这些东西。他推门进去,门撞倒了托盘,结果15个杯子都撞碎了。  (2)从前有一个叫亨利的小男孩。一天,他母亲外出了,他想从碗橱里拿出一些果酱。他爬到一把椅子上,并伸手去拿。由于放果酱的地方太高,他的手臂够不着。在试图取果酱时,他碰倒了一个杯子,结果杯子倒下来打碎了。????皮亚杰对每个对偶故事都提两个问题:1.这两个小孩是否感到同样内疚? 2.这两个孩子哪一个更不好?为什么?????通过被试的反应,皮亚杰发现,儿童的道德判断是从早期的注重行为结果的评价向注重行为的动机发展,其道德认知水平从“他律”向“自律”发展。考察了儿童对游戏规则的认识和执行情况,对过失和说谎的道德判断以及儿童的公正观念等方面的问题,并据次此概括出儿童道德认识发展的三个阶段:第1阶段:前道德阶段。此阶段大约出现在4~5岁以前。处于前运算阶段的儿童的思维是自我中心的,其行为直接受行为结果所支配。因此,这个阶段的儿童还不能对行为作出一定的判断。第2阶段:他律道德阶段。此阶段大约出现在4、5岁~8、9岁之间,以学前儿童居多数。此阶段儿童对道德的看法是遵守规范,只重视行为后果(打破杯子就是坏事),而不考虑行为意向。故而称之为道德现实主义。第3阶段:自律道德阶段。自律道德始自9~10岁以后,大约相当于小学中年级。此阶段的儿童,不再盲目服从权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jiulam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