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马石垴封育区改前言
临城县
太行山绿化工程封山育林施工作业设计
说明书
前 言
封山育林,是按照自然规律,以封禁为手段,在排除或减少人为活动的影响下,利用森林天然更新能力,在自然条件适宜的山区,实行定期封山,禁止垦荒、放牧、砍柴等人为破坏活动,通过人工促进天然更新和植物群落自然演替,恢复森林植被的一种育林方式,使疏林、灌木林、散生林木、荒山宜林地自然恢复成林的措施。通过实施封山育林工程,使森林植被得到迅速恢复,物种结构趋于合理,丰富森林资源,便于形成比较理想的森林群落,增强了森林的生态防护功能。封山育林是一种投入低、绿化速度快、有利于保护物种资源、增加森林面积的措施,在保护环境,保护物种资源,实现生态平衡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在我县山区立地条件差、人工治理难度大的地段,实施封山育林,充分利用自然力量对退化的生态系统进行修复和治理,是加快我县生态建设的重要途径。我县山区群众也有封山育林的传统,具有丰富的封山经验,也取得了一些成就。2009年给我县的太行山绿化工程封山育林任务是1万亩。接到任务后,我们按照省林业局制定的封山育林工作流程结合我县实际来开展工作。本着以流域为单位、实行规模治理、整体推进的原则确定了封育区,并安排技术人员对封育区作了详细的外业调查,在调查的基础上区划封山育林小班,确定封山育林类型和封育方式。并按照《封山育林规程》的要求,特此编制作业设计。
封育区的自然、社会情况
自然情况
马石垴封育区属中山区,海拔在500-1200米之间,高差大,坡度大。封育区的气候属温暖带半干旱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2℃,气候凉爽。无霜期177天。年降雨量684.4mm,雨水比较充足,其中76%的降雨期集中在7、8、9月份,雨热同季,有利于林木生长。土壤为山地褐土,PH值6.5,土层厚度30-40厘米,植被较好,多为橡栎阔叶林,山榆、黄栌等灌木和禾本科草本植物。
社会经济情况
马石垴封育区涉及赵庄乡的驾游、孟家庄,两个村。本区人口665人,以农业、林业为主,外出打工为辅,人均纯收入2558元。
封育区的范围
马石垴封育区总面积11107亩,封育面积10000亩。封育区东至范家庄,孟家庄。南至孟家庄、七峪道。西至七峪掌大岭、白云寺。北至桃叶沟南岭。
作业设计原则依据
作业设计依据
邢发改投资〔2009〕321号文件,GB/T15163—2004《封山(沙)育林技术规程》和《河北省封山育林条例》。
设计原则
坚持生态效益优先,兼顾经济、社会效益。
坚持因地制宜,封育结合的原则。
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原则,保护好现有植被。
坚持科技兴林与依法治林相结合的原则。
封育类型、方式和年限
1、封育类型:按封育区的立地条件和植被状况确定封育类型。本工程的封育类型设计为乔木型2400亩,乔灌型4550亩,灌草型3050亩,共计封育面积10000亩。
2、封育方式:根据封育区的情况设计为全封。
3、封育年限:封育年限为5年,自2009年10月至2014年10月。
风雨组织与责任人
封山育林工作由林业局统一部署、统一组织。所在村的村委会主任为负责人,林业局技术人员为技术负责人,护林员由林业局统一聘用。施工由施工队承包完成,林业局负责检查验收。
封育施工设计
(一)护林员
由林业局在封育区所在村选拔护林员,经过培训,持证上岗,明确责任。林业局与护林员签订合同,建立考核制度,加强对护林员的管理。根据封育面积,聘用护林员10名。
(二)封山措施设计
1、工程碑牌、标志、标语等
设置永久性工程碑牌2块。在封育区的边界上设置区界标志,每隔50-100米设一处标志或界桩,在醒目处的石岩上、石头上刷写封育警示标语。
2、围栏
在人员或畜牲活动频繁的地段设置机械围栏或生物围栏,严禁人畜上山。设计围栏4000米。
3、护林房、哨卡的设计
护林房设在封育区管护困难或距村较远的地方,设计护林房1间。
哨卡设在山口、沟口核交通要塞,控制人员进入封育区。设计哨卡1处。
4、抚育监测
封育区的幼苗、幼树整修树盘,以利蓄水保墒;清除杂草,防止杂草与幼苗、幼树争夺水分、养分。促进幼苗、幼树成长。
在封育区内设置有代表性的固定标准地进行成效检测。
(三)人工补助育林措施
补植、补播:在封育区内幼苗、幼树稀的地方利用容器苗进行补植或在雨季进行直播。补植面积3730亩,树种有刺槐、柏树;补播面积1070亩,树种有橡栎。
七、工程进度安排
2009年10月中旬:完成施工作业设计,安排护林员上山护林。
2009年10月底:封育碑牌建设,围栏建设。
2009年10月—11月初上冻前:需补植地块实施整地挖坑。
2010年3月份:补植刺槐,容器苗育苗前期准备工作(包括选育苗地块,营养杯,种子准备)。
2010年3月下旬—4月份:春季造林期间,实施补植刺槐。
2010年4月份:培育容器苗。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