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汉本教学内容-14-15-2
目 录
《现代汉语》教学内容 3
《中国现代文学》教学内容 13
《中国当代文学》教学内容 24
《古代汉语》教学内容 30
《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内容 44
《文学概论》教学内容 86
《外国文学史》教学内容 95
《秘书管理实务》教学内容 97
《比较文学概论》教学内容 103
《修辞学》教学内容 107
《训诂学》教学内容 115
《现代汉语》教学内容
第四章 词汇
本章重点:词义的构成,词义的分解,词义的聚合,词义的规范化。
本章难点:词义的构成,词义的分解,词义的规范化
本章内容:
第一节 词汇、词汇单位和词的结构
一、词汇
又称语汇,是一种语言里所有的(或特定范围的)词和固定短语的总和。
二、词汇单位
(一)语素 1.自由语素 2.粘着语素
(二)词 1.词的概念 2.短语的概念 3.扩展法
(三)固定短语
词跟词的固定组合,一般不能任意增减、改换其中词语
(四)略语 1.简称 2.数词略语
三、构词类型
(一)单纯词 1.联绵词 2.叠音词 3.音译的外来词
(二)合成词 1.复合式:偏正、主谓、补充、动宾、联合2.重叠式3.附加式
第二节 词义的性质和构成
一、词义的性质
(一)词义是什么:词的意义,包括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
(二)词义的概括性
(三)词义的模糊性
(四)词义的民族性
二、词义的构成
(一)理性义:词义中表达概念有关的意义部分
(二)色彩义:感情色彩、语体色彩、形象色彩
三、词义的理解与词的运用
第三节 词义的分解
一、义项
(一)什么是义项:词的理性意义的分项说明
(二)义项的分类:基本义
转义:引申义和比喻义
(三)单义词和多义词1.单义词:只有一个义项的词2.多义词: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义项的词
(四)同音词
二、义素
(一)什么是义素:构成词义的最小意义单位
(二)义素分析:明确分析对象;根据所选定的词,进行词义间的比较,找出其共同特征与区别特征;采取种种方法进行表达。
(三)义素分析的运用
第四节 词义的聚合——语义场
一、语义场
(一)语义场:通过不同词之间的对比,根据它们词义的共同特点或关系划分出来的类。
(二)语义场的层次
(三)语义场的种类:1.类属义场 2.顺序义场3.关系义场
二、同义义场和同义词
(一)同义义场: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组成的语义场。
(二)同义词的差别: 1.理性意义方面的差别2.色彩意义方面的差别3.词性方面的差异
(四)辨析同义词的方法――结合语境考虑
(五)同义词的作用1.可以使语言表达精确、严密2.可以使语体风格鲜明3.可以使文句生动活泼,富于变化4.可以使语气委婉5.同义词连用,可以加强语势,使语意完足
三、反义义场和反义词
(一)反义义场:两个意义相反或相对的词可以构成反义义场。
(二)反义义场的类型1.互补反义义场2.极性反义义场
(三)反义词的不平衡现象
(四)反义词的作用1.揭示事物的矛盾,形成意思的鲜明对照和映衬,从而把事物的特点深刻表示出来。2.加强语气,强调核心意思。3.构成对偶、映衬的句子,使语言更加深刻有力。4.使语言新颖、简练。
第五节 词义和语境的关系
一、语境对解释词义的作用
语境是语言单位出现时的环境。
解释词义要根据该词所出现的语境。
二、语境对词义的影响
(一)语境使词义单一化
(二)语境使词义具体化
(三)语境增加临时性意义
(四)语境表现出词义的选择性
第六节 现代汉语词汇的组成
一、基本词汇和一般词汇
(一)基本词汇
具有的特点:1.稳固性 2.能产性 3.全民常用性
(二)一般词汇
二、古语词、方言词、外来词
(一)古语词1.包括文言词和历史词2.作用:可使语言简洁匀称;可以表达庄重严肃的感情色彩;可以表达幽默讽刺的意义
(二)方言词
(三)外来词
音译外来词、音意兼译外来词、音译加意译外来词、字母外来词
三、行业语、隐语
(一)行业语:各种行业应用的词语
(二)隐语:个别社会集团或秘密组织中的一川只有内部人懂得的特殊用语
第七节 熟语
一、成语
(一)成语的特征1.意义的整体性2.结构的凝固性
(二)成语的来源 1.神话寓言 2.历史故事3.诗文语句4.口头俗语
(三)成语的构造:并列、偏正、动宾、补充、主谓
(四)成语的运用
二、惯用语
指人们口语中短小定型的习惯用语。
三、歇后语
由近似于谜面、谜底的两部分组成的带有隐语性质的口头用语。
第八节 词汇的发展变化和词汇的规范化
一、词汇的发展变化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