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科室见习纪事 .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医院科室见习纪事 启蒙   ——针推科见习纪事   初来乍到,对未来在湛江的一切都怀有一份隐隐的期待。当然期待的总是美好,不曾想象过会遭遇所谓意料之外。比如上班第一天就被医教科领导丟在住院楼门口干等了一个多小时,这算是被放鸽子呢还是被放鸽子?终于等到轮科安排表热乎乎出炉,结结实实被吓了一大跳——前两周轮针推科!一个少有接触的领域。和吴倩一起两个女孩面面相觑,最后咬一咬牙:“算了,早晚都是来的,上吧。”在湛医的见习,就在一点点意外一点点无措中拉开了帷幕。   1.关于科室   最初在针灸一室的工作说不上顺不顺利,凭着感觉慢慢摸索,少说多问多观察再做。两周说长不长,说短不短,荒废还是收获,关键在自己。想起了见习交流会时某位师姐说过的话:“要给自己定个目标,你想学到什么?”与科室里的师姐悄悄耳语一番讨教经验后,恰好师兄递过来一个扎着针的纱布包,说:“有空就练一练针吧。”盯着纱布袋,心里有了目标雏形——未来两周,至少掌握常用穴位,学会扎针。摊开掌心,看这双不算灵活的手,能抓住什么。   同学问:“在针推要做什么?”   答曰:“加电。”   是的,最简单的工作就是给病人的电针机加电,一项新奇感会被渐渐磨灭的工作。从初试时师兄师姐站一排监看着我的动作以防不测,到后来的有条不紊,中间是日渐培养出来的默契和信任,师兄师姐与自己的,病人与医生的。细节是最经得起推敲的,一个主动而细心的学生,时间再久最后还是会被留心。以前主任总是动不动就喊:“小毕,来!”接着师姐冲过去协助,我在一旁哀怨并羡慕着。终于后来是——   “林诗蓉,来!”   “哎,好!”心花朵朵开。   自认为艰难的事,跨出了第一步,接下来的九十九步就走得有底气了。第一天下班后就主动向主任自暴其短并试着提出要求,接下来的每天默念着“勤能补拙是良训”,观察主任扎针手法,在科室的贴图一个个找穴位,有空练练针。有时候主任递给师兄一块蘸了酒精的棉球,师兄不动声色地接过消毒手,捻起毫针开始为病人施针。接下来是师姐。见习第4天,跟着主任上病房时,终于一块棉球递到了我面前,霎那间心里激动感动暖流涌动~。那次扎针主任的评价是:“没有学过针灸,能扎成这样已经算不错了。”虽然知道这句话绝对是鼓励成分居多,还是心里小鹿乱撞了好一阵子。   自此对针灸真正感兴趣。   2.那些人   针灸一室加上我总共4个医生:毕业自广中医在湛一工作多年刘芳主任,来自海南医学院09针灸专业的陈伟师兄,广中医09中西医专业的毕馨文师姐。   跟师兄的交流最多,学习的生活的,无论请教他哪方面他都很乐意回答,尤其是与针灸相关的知识。作为师兄的小跟班跑上跑下,一站就是整个上午或下午,师兄下班前最常问的一个问题就是:“今天累不?”其次是上班一见面就问“怎么这么早来?”一周下来,很想赶在他开口前插话:“不累。不算太早。要不师兄你换个问题吧?”   在科室实习了一个多月,师兄俨然已经是主任的得力助手,工作时两人默契十足,看得我欣羡不已。最令我佩服的是他的亲和力,从科室辐射至病房。内五科两个脑血管疾病恢复期的阿公每天都需要主任做针刺治疗,两床的家属阿婆都很喜欢师兄,一看到他就眉开眼笑:“靓仔来了啊。”   师兄:“阿公今天精神好很多了喔。”   阿婆:“是啊,他看到你都高兴很多,呵呵。他现在能扶着走了。”   师兄:“能走了啊,那就好。”   Balabalabala~   阿婆:“靓仔现在都很能干了,针扎得很好。妹仔你现在跟着他学哦?”   我:“是啊,他现在是我老师了。”   阿婆:“是吧,都可以当老师了。”   师兄:“没有啦,我学得还不够多。”   Balabalabala~   走廊里——   师兄:“那一床的阿公,之前是0级肌力,坚持针灸治疗后,现在可以阿婆可以扶着他走了。”   我:“哇!针灸这么有效?”   师兄:“是啊。”   我:“那他治疗多久了?”   师兄:“他们住院很久了,花费很大的。”   看着师兄的侧脸,明白他对病人的怜悯,我突然间不知要说什么。   怎样去主动关心病人,通过自然的交流拉近医患距离?要培养什么样的医学情怀,才能成长为一名好医生?这些问题从来没有问过师兄,但跟着他的这一周,心里的答案隐隐成形。有一句话说“病人是我们最好的老师”,很多时候我们确实总是期望从病人身上得到什么——临床知识或技术,但病人有自己的期望,对我们医生、学生的,一句发自内心的问好,也许就是他们心灵的灵丹妙药。   小毕师姐不爱说话不爱笑,乍一看让人觉得冷漠不可亲近。但一个科室里怎么可以没有一个贴心的师姐,要争取!抱着这种想法,我每天厚着脸皮贴近她不耻下问自来熟撒娇不懈努力,期间师姐不为所动。终

文档评论(0)

lanhuang8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