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二化学综合练习1.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A.易燃试剂与强氧化性试剂分开放置并远离火源B.将FeCl3饱和溶液滴入热的稀氢氧化钠溶液中制备氢氧化铁胶体C.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不能伸入试管D.金属钠着火时,用干燥的沙土覆盖灭火2.下列事实与胶体知识有关的是①重庆美丽夜景中的光柱②用明矾净水③静电除尘④卤水点豆腐⑤一支钢笔使用不同牌号的蓝黑墨水易出现堵塞A.①②⑤ B.①③④⑤ C.①②③④⑤ D.全部都无关3.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用半透膜分离淀粉胶体和KI溶液B.蒸馏操作时,应将温度计插入烧瓶中的溶液中C.测溶液的pH时将pH试纸放入溶液中观察其颜色变化,跟标准比色卡比较D.分液操作时,先将分液漏斗中的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然后再将上层液体也从下口放出4.判断下列有关化学基本概念的依据正确的是A.胶体:分散质的微粒直径是否在1 nm~100 nm之间B.化学变化:是否有热效应、颜色变化、气体或沉淀生成等四种实验现象C.离子反应:反应物是否全部以离子的形式存在D.氧化还原反应: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是否变化5. 下列分散系不存在丁达尔效应的是①晨雾 ②溴水③蒸馏水④沸水中加几滴FeCl3浓溶液⑤豆浆A.② B.②③⑤ C.②③ D.①②③⑤6.下列说法都正确的是()①江河入海口三角洲的形成通常与胶体的性质有关 ②四川灾区重建使用了大量钢材,钢材是合金③“钡餐”中使用的硫酸钡是弱电解质 ④太阳能电池板中的硅在元素周期表中处于金属与非金属的交界位置 ⑤常用的自来水消毒剂有氯气和二氧化氯,两者都含有极性键 ⑥水陆两用公共汽车中,用于密封的橡胶材料是高分子化合物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⑥ C.①②⑤⑥ D.③④⑤⑥7.某合作学习小组讨论辨析以下说法:①粗盐和酸雨都是混合物;②沼气和水煤气都是可再生能源;③冰和干冰既是纯净物又是化合物;④不锈钢和目前流通的硬币都是合金;⑤盐酸和食醋既是化合物又是酸;⑥纯碱和熟石灰都是碱;⑦豆浆和雾都是胶体。上述说法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 B.①②⑤⑥ C.③⑤⑥⑦ D.①③④⑦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可用丁达尔现象区分溶液与胶体 B.生石灰与水混合的过程只发生物理变化C.O3是由3个氧原子构成的化合物 D.CuSO4·5H2O是一种混合物9.关于胶体和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胶体不均一、不稳定,静置后易产生沉淀;溶液均一、稳定,静置后不产生沉淀B.布朗运动是胶体粒子特有的运动方式,可以据此把胶体与溶液、悬浊液区分开C.光线通过时,胶体产生丁达尔效应,溶液则无丁达尔效应D.只有胶状物如胶水、果冻类的物质才能称为胶体10,将饱和FeCl3溶液滴入沸水并煮沸一段时间可得到红褐色液体,此液体不具有的性质是A.光束通过该液体时形成光亮的“通路”B.插入石墨电极通直流电后,有一极附近液体颜色加深C.向该液体中加入硝酸银溶液,无沉淀产生D.将该液体加热、蒸干、灼烧后,有氧化物生成11.下列关于溶液和胶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溶液是电中性的,胶体是带电的 B.通电时,溶液中的溶质粒子分别向两极移动,胶体中的分散质粒子向某一极移动C.溶液中溶质分子的运动有规律,胶体中分散质粒子的运动无规律,即布朗运动D.一束光线分别通过溶液和胶体时,后者会出现明显的光带,前者则没有12.Fe(OH)3胶体和MgCl2溶液共同具备的性质是()A.两者均有丁达尔效应B.两者均能透过半透膜C.加入盐酸先沉淀,随后溶解D.分散质粒子可通过滤纸13,将1 mol/L FeCl3饱和溶液滴入沸水中,液体变为_____色,得到的是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此分散系进行如下实验:(1)将其装入U形管内,用石墨作电极,接通直流电,通电一段时间后发现阴极附近的颜色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2)向其中加入饱和的硫酸铵溶液发生的现象是_________原因是______(3)向其中逐滴加入过量的稀硫酸,现象是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提纯此分散系常用的方法叫________.检验胶体是否纯净的方法是14,已知化学反应2C(s)+O2(g)2CO(g),2CO(g)+O2(g)2CO2(g)都是放热反应。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其他条件相同)( )A.12 g C所具有的能量一定高于28 g CO所具有的能量B.56 g CO 和32 g O2所具有的总能量大于88 g CO2所具有的能量C.12 g C和32 g O2所具有的总能量大于44 g CO2 所具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