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台国产WS10发动机能顶上3台俄制AL.docxVIP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1台国产WS10发动机能顶上3台俄制AL

1台国产WS10发动机能顶上3台俄制AL-31F使用发表于:2013-09-07 13:57:20作者:javascript:userinfo(3574986);江山红红发短信加好友/data/person/035/74/98/6_list.html更多作品级别:大校积分:46121在现役航空发动机寿命管理中,我国采用总工作寿命和翻修寿命对发动机寿命实施控制,保证飞行安全。发动机总工作寿命是指发动机在规定条件下,从开始使用到最终报废所规定的总工作时数;翻修寿命是指在规定条件下,发动机两次翻修之间的工作时间。发动机翻修寿命是基于发动机在外场使用的安全和可靠性要求而给定的,主要取决于航空发动机关键部件的使用寿命,比如承受1000多摄氏度高温的热端部件(涡轮叶片、涡轮盘和燃烧室部件)。发动机工作到了规定的翻修期限必须从飞机上拆下送到维修厂对发动机进行分解、检查、更换磨损或损伤的零件,对转子进行平衡,然后重新装配,在经过性能调整试车,交付使用方检验后,重新出厂。 以中国歼10和歼11装备的俄制AL-31F系列发动机为例,AL-31F的总寿命是900小时。中国空军的主力航空兵部队通常每年的训练和值班飞行时数可以达到240-300小时,也就是说歼10和歼11战斗机通常每经过3-4年时间就需要更换全新发动机。AL-31F的翻修寿命比总工作寿命更短,大约为300小时,所以每架战斗机都需要有额外的备用发动机,以保证战备和训练不受影响。但如果一部发动机翻修寿命和总寿命过短,频繁更换,不仅影响战斗机的战备和训练时间,还会导致一款战斗机的全寿命使用费用激增。 中国空军从上世纪90年代初确定了攻防兼备的战略空军作战思想后,随即在1992年迎来了第一批从俄罗斯进口的苏27SK重型战斗机,其动力系统AL-31F发动机也随之走进国门。此后,中国自主研制的歼10战斗机也在国产发动机研制尚不成熟的形势下,选择了俄罗斯的AL-31FN发动机。至此,AL31F系列发动机变成了中国空军主力战斗机的顶梁柱。 俄制AL-31F系列发动机的翻修寿命为300飞行小时、总寿命900飞行小时。与俄罗斯AL-31F发动机同代的美国第三代涡扇发动机F100和F110的翻修期在800-1000飞行小时左右,总寿命在2000-4000飞行小时左右。大概来说,美国航空发动机的翻修期是俄罗斯发动机的2倍,总寿命是俄罗斯发动机的4倍。也就是说,美国的发动机1台能顶4台俄罗斯发动机使用。 与美军相比,装备俄罗斯发动机的中国空军,其后勤压力和保障难度将更加艰巨。在和平时期,中国空军部队大概一年左右时间就需要将战斗机上的发动机拆下,运回维修厂进行翻修,也许这不过是增加费用,影响战备而已。但是在战时,作战飞机的持续作战能力就会因为发动机寿命不足而大打折扣。以每天作战5小时计算,中国的歼10和歼11作战两个月就需要进行发动机翻修,而此时美国的作战飞机还没达到翻修期的一半。面对如此巨大的差距,中国空军急需通过各种技术手段提高AL31F发动机的翻修期和总寿命。?空军5719维修厂通过发动机维修再制造技术成功的将AL-31F发动机的翻修期改进到500小时,总寿命改进达到1500小时,基本相当于将中国主力战斗机维修和更换发动机的时间延长了近一倍,为增加中国空军持续作战能力和减轻后勤负担做出了突出贡献。 但即便如此,AL-31F的翻修寿命、总寿命也仅及美国同代发动机的一半,相当于上世纪70年代的西方水平。就连“飞豹”战斗轰炸机所使用的国产“秦岭”发动机也达到了1000小时的翻修寿命,要知道“秦岭”发动机的仿制对象为英制“斯贝”MK202,这是一款比AL-31F落后一代的发动机。其实俄系发动机一直有寿命过短的问题,中国空军的歼10、歼11部队要摆脱持续作战能力受限的困境,就只能依靠国产发动机去实现了。 在国产涡扇发动机中,与AL-31F同级的就是由于研制进度落后没有赶上歼10定型的太行发动机。这款在中美蜜月期启动,按照国军标(很大程度上参考了美国军用标准)体系研制的发动机,翻修寿命达到了900飞行小时,总寿命在2500飞行小时左右。其中太行的翻修寿命竟然相当于原来涡喷7发动机(用于歼7战斗机)的总寿命,1台太行发动机可以顶3台AL-31F。? 解放军报、人民网的报道,空军5719维修厂成功将AL-31F发动机延寿,主要得益于该工厂突破了航空发动机再制造的21项关键技术。名词解析:“军用航空发动机再制造”是指对已经达到总寿命或大修时限的发动机进行完全分解,通过彻底清洗、探伤,遴选出符合要求的零部件,翻新成完全符合新发动机零部件。通过技术升级,“再制造”的航空发动机在性能和质量上可以达到甚至超过正常生产的新发动机。而且在零部件再制造方面,“再制造”技术比制造技术难度还要高。 人民网文章的分析,发现5719维修厂所掌握的

文档评论(0)

dart00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