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文学3《红楼梦》描述.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节 曹雪芹的家世与《红楼梦》的创作 一、曹雪芹的家世 先世汉人,明末入满洲籍,属正白旗包衣。 高祖曹振彦——曾祖曹玺(妻为康熙乳母)——祖父曹寅(康熙伴读)——曹颙(頫) 百年望族,江宁织造,四次接驾 1727年(雍正五年),曹家被抄,随后全家迁回北京。 二、曹雪芹的生平(1715?—1763) 名霑,字梦阮,号雪芹、芹圃、芹溪。 生于南京,少年时代过了一段锦衣玉食的生活。敦敏:“扬州旧梦久已觉”、“秦淮风月忆繁华”。 十三四岁时回北京后,生活渐趋穷困潦倒。敦诚《赠曹芹圃》:“满径蓬蒿老不华,举家食粥酒常赊。衡门僻巷愁今雨,废馆颓楼梦旧家。” 性格豪放,喜欢饮酒,愤世嫉俗,孤傲不屈。 长于诗画。晚年流落到北京西郊著述《红楼梦》。 爱子夭折,感伤成疾,贫病交加,卒于癸未除夕(一说壬午除夕)。敦诚:四十年华付杳冥;张宜泉说“年未五旬而卒” 三、《红楼梦》的创作情况 “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脂评本甲戌本《凡例》) “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批阅十载,增删五次”(《红楼梦》第一回) 创作时间:1744——1754年 过程:《石头记》--《情僧录》--《风月宝鉴》“戒妄动风月之情”--《金陵十二钗》--《红楼梦》表现儿女真情 仅传八十回,后四十回迷失。 关于后四十回 高鹗所续(补)。高鹗,字兰墅,号红楼外史。 书中后四十回,系就历年所得,集腋成裘,更无他本可考。惟按其前后关照者,略为修葺,使其有应接而无矛盾。至其原文,无敢臆改,俟再得善本,更为厘定,且不欲尽掩其本来面目也。(《红楼梦引言》程乙本) 功大于过:首尾完整,悲剧性,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四、《红楼梦》的版本 1、脂评本:八十回抄本,有脂砚斋评语。 ①甲戌本(1754),是迄今发现最早的版本。 甲戌本初由清咸同年间大兴藏书家刘铨福收藏,胡适1927年得之于上海,后随胡漂洋过海,存放在美国康奈尔大学图书馆,直到2005年初始归藏上海博物馆。 书名《石头记》。残存16回,1-8回、13-16回和25-28回。 第一回正文中有“至脂砚斋甲戌抄阅再评”。 甲戌本 ②己卯本(1759) 残存41回+两个半回。己卯本第1-20回、31-40回、61-70回(内64、67两回由后人补抄)原由董康、陶洙所藏,现藏国家图书馆;第55回下半至第59回上半现藏国家博物馆。 此本在31-40回的总目后写有“脂砚斋凡四阅评过”、“己卯冬月定本”字样,故称。“己卯”为乾隆二十四年(1759),应是此本底本的纪年,现存为过录本。 在这个过录本上,有700余条双行小字批语,另据此本上“祥”、“晓”字的避讳,研究者比对《怡府书目》,考定此本为怡亲王允祥、弘晓府上的抄藏本,此本的底本或来自曹家,其价值可想而知。 己卯本(1759) ③庚辰本(1760) 存78回(1-80回,内缺64、67两回)。 第41回以后的四个总目录页上题有“庚辰秋(月)定本”字样,故通称“庚辰本”。 此本亦有与己卯本相同的双行小字批,另有大量的行间批和眉批。此本部分手抄笔记与己卯本相同,行款题字、少数抄漏空行,甚至个别如“祥”字的避讳均与己卯本相同,显示这两个本子间的特殊密切关系。此本批语中资料丰富,价值极高。 1933年徐星署花八块大洋,购于隆福寺;后燕京大学图书馆以二两黄金辗转购得,现由北京大学图书馆珍藏。 ④甲辰本(1784) 存80回,因卷首有一篇作于乾隆甲辰的梦觉主人序而得名,亦称“梦觉本”。 此本题“红楼梦”,脂批较少,文字简约,其文字基本被“程甲本”所继承,故此本应为程甲本前八十回的主要底本。 此本1953年出现于山西,现藏国家图书馆。 此外还有己酉本、戚蓼生序本、列藏本等。 甲辰本(1784) 2、程本:一百二十回刊印本 程伟元、高鹗 程甲本(1791),萃文书屋木活字本 不佞以是书既有百廿卷之目,岂无全璧?爰为竭力搜罗,自藏书家甚至故纸堆中无不留心,数年以来,仅积有廿馀卷。一日偶于鼓担上得十馀卷,遂重价购之……乃同友人细加厘剔,截长补短,抄成全部,复为镌板,以公同好(程序甲本) 程乙本(1792) 第二节 《红楼梦》的思想意蕴 小说以宝玉、黛玉和宝钗之间的爱情婚姻悲剧为中心,描写了贵族大家族贾府的日常生活及其内外错综复杂的矛盾,揭露了封建社会末期种种黑暗、罪恶和不可克服的内在矛盾,展示了一个多重层次、又互相融合的悲剧世界。 鲁迅说:“悲剧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 朱光潜说:“对悲剧说来要紧的不仅是巨大的痛苦,而且是对待痛苦的方式,没有对灾难的反抗,也就没有悲剧。引起我们快感的不是灾难,而是反抗。”(《悲剧心理学》) 人生的苦难,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人生的悲剧 。 王国维认为悲剧有三种:第一种是由坏人作恶造成的,第二种是由偶然的意外造成的,这两种悲剧尽管不幸,但毕竟不是人人无法

文档评论(0)

447776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