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妙的对联早读材料.doc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奇妙的对联早读材料

《奇妙的对联》阅读材料 巧答考官 于谦14 岁时去杭州应试,主考官杭州知府的名字叫虞谦,与他名相同,姓同音。考前要点名,当点到于谦时,于谦躬身站起来却不答应,主考官问他为何不答应?于谦说 :“我与大人同名 ,所以不敢答应 。”主考官看到这个小学童聪明可爱,又懂礼貌,便想试试他的才学,便出了一句上联: 何无忌,魏无忌,长孙无忌,彼无忌,尔亦无忌 虞知府一连道出了五个“ 无忌”。何无忌是晋朝大臣,魏无忌是战国时魏公子信陵君 ,长孙无忌是唐朝功臣 。后两个 “无忌”是说,这三个人都同名,他们没有忌讳,你又何必忌讳呢?于谦一听,解除了顾虑,从容地对主考说 :“我给您对个下联吧 !”主考说 :“好呵 !”于谦对道: 张相如,蔺相如,司马相如,名相如,实不相如 于谦的回对,也相应地用了五个“相如”。前三个分别是:汉初东阳武乡侯张相如 ,战国时“完璧归赵”的名相蔺相如,汉代大文学家司马相如。后两个“相如”是说,这三个人名字都一样,但实际上各有高下,水平并不是都一样。于谦的对句既表示了自己在主考官面前的谦虚有礼,又暗示了自己将来一定要超过他们的抱负。 蒲松龄写对联 著名古典小说 《聊斋志异》的作者蒲松龄 ,十分喜爱对联。蒲松龄虽然胸有奇才,却屡试不第,一气之下,他愤弃举业,肆力为文。作文前,他特地在自己的镇纸铜条上刻下了一副自勉的对联: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蒲松龄不仅用对联激励自己愤发著书,而且在他的著书中也多有妙联。在《狐联》篇中 ,狐仙化为二美女,嘲弄假道学的焦生,出联云: 戊戍同体,腹中止欠一点; 焦生不能对,狐仙自对曰: 己已连跃,足下何不双挑。 此对构思巧妙,以拆字法带双关语,有较高的造诣。在《陵县狐》篇中又有联云: 破故纸窗棂有隙, 旋复花背面多情。 也许是蒲松龄的一生与对联有着不解之缘吧,死后人们也用对联纪念他。一代文坛巨匠郭沫若,就曾在山东淄川蒲松龄故居里的“聊斋”厅堂内,写下了这样一副对联: 写鬼写妖,高人一等, 刺贪刺虐,入木三分。 文武状元 相传,明代杨慎考中状元后,在从水路返家的途中,遇上了一位武状元的船。两只船谁走前谁走后,直接关系到各人身价,一时互不相让。武状元沉思半晌,眉头一皱,对杨慎道 :“我有一联,你能对上,我甘愿尾后 。”他出的上联是: 二舟同行,橹速哪及帆快; 武状元利用谐音,既指物,又指三国时的鲁肃和西汉时的樊哙,含有“文不及武”之意。杨慎当时未能对上,只得忍辱居后。此事过后 ,杨慎耿耿于怀 ,直到儿子娶亲之日,还在思虑。这天,当“拜堂”之声唤起鼓乐时,他猛地拍案叫道:“有了 !”原来,他此时终于对上了几十年没有对上的对联: 八音齐奏,笛清怎比箫和。 杨慎这联也是利用谐音,既指物,又指北宋中期的武将狄青和西汉时的萧何。狄青是武将,萧何是文官 ,“武不及文”。 对是对上了,也算是报复了,不过却成了杨状元一生的憾事。 逗号的妙用 从前,有个地主想夸耀自己的财富,过年时请人写了一副对联: 养猪大似象,耗子已死完; 酿酒缸缸好,作醋坛坛酸。 古时候对联,实际上是没有标点符号的,引文中标点是根据作者的原意加上去的。当没有标点的对联贴出去以后,有个穷秀才看了,用笔在上下联中各点了一个逗号,对联便成了: 养猪大似象耗子,已死完; 酿酒缸缸好作醋,坛坛酸。 这副对联经这样一改,意思就完全变了。第二天,过路的人看了对联都捧腹大笑。笑声惊动了地主,他出门一看,立刻气得昏了过去。 韩信祠 汉朝大将军韩信墓前的祠有副对联: 生死一知己,存亡两妇人。 这副对联仅十个字,但由于用典准确,所以概括了韩信一生经历的重大事件。秦朝末年农民大起义,韩信初在项羽部下从军,但没有受到重用,后又投刘邦,仍未得到重用。韩信一气之下,愤然出走,被萧何连夜追回,好言抚慰,并向刘邦极力保举,拜为大将。韩信果然是个将才,屡建功业,被封为淮阴侯。后来刘邦当了皇帝,反而猜疑韩信,韩信知道后便与夏阴侯陈豨密谋造反。此事被萧何识破,诱他到长乐宫中,被吕后斩首。所以后人说他:“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这便是上联“生死一知己”的注脚。下联指的是 ,韩信投军之前 ,因家贫食不果腹,差点饿死 ,幸得一洗衣妇人把他接到家中吃住了十多天 ,才保住性命。韩信谋反被捕后,被吕后所杀,存亡都在两个妇人手中,这就是“存亡两妇人”的含义。典故,是压缩了的历史故事,用典准确可以收到言简意赅的艺术效果。 诸葛殿 成都武侯祠诸葛殿的大门悬挂一副对联: 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 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 此联是云南剑川白族人赵藩所作。上联是根据诸葛亮七擒孟获的故事写成的,称赞他用兵时注重“攻心 ”,使对手心悦诚服。公元225 年,诸葛亮举兵南征时,采取了马谡“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

文档评论(0)

dart00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