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市古村镇抢救保护和开发利用情况的调研报告.docVIP

关于市古村镇抢救保护和开发利用情况的调研报告.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关于市古村镇抢救保护和开发利用情况的调研报告.doc

关于市古村镇抢救保护和开发利用情况的调研报告 古村镇是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祖先留下的珍贵财富,是国家和人类的瑰宝,是不可多得的历史文化资源和旅游休闲资源,既有旅游审美、乡村休闲和异质文化体验的景观价值,也有民俗文化、民居建筑和人文教育等多方面的科研价值。多年来,我市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及广大人民群众在历史文化村镇和传统乡土建筑保护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不少位于历史文化名村、名镇的古建筑、古遗址及风景名胜区由于自然力的侵蚀和人为的损坏,大量的传统乡土建筑年久失修,有的甚至破败不堪。可以说,加强古村镇历史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已刻不容缓,加快古村镇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已迫在眉睫。 根据上述情况,按照市政协七届一次主席会议的安排,市政协学习文史和联谊委员会组织部分委员,在田满华副主席的带领下,深入到六枝、XX县、水城、钟山四个县、特区、区,对我市古村镇抢救保护和开发利用情况进行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我市古村镇的基本情况 我市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民族文化浓郁,较为典型的、特色鲜明的古村落有XX县水塘镇下伍屯、石桥镇妥乐古银杏村、保基乡陆家寨等。古镇有六枝郎岱历史名镇、岩脚古镇,XX县城关古城,以及历史文物聚集区水城老城。 1、水塘古村落。水塘古村落始建于明代,有近600年的历史,主要由11个四合院组成。明初从苏、皖、鄂三地调集人马在此屯兵,明洪武时期,为普安卫百户所驻地,称“前所”,明中期至清末,是明普安州和清普安直隶厅的行政治所,称“南里”。明末孙可望屠普安城,普安城民众流落于此屯避难。屯中现存明清时期的建筑和建筑构件,无论是营造法式、体量、工艺都显示出江南地区精巧、纤细而不失庄重的建筑理念,其苏皖建筑文化特征明显,独具特色。 2、妥乐古银杏村。位于XX县石桥镇,明代调北征南时期南京人迁入形成的古村。村中有保存完好的3条600年石板路和数十栋百年古民居。村内流水潺潺,古树绵绵,小桥映红,奇峰傍寺,不到3平方公里的范围内有树龄近千年的古银杏1145株,是世界古银杏最集中、保存最完好的地区。2000年被评为省级风景名胜区,2008年被批准为“贵州省摄影家协会创作基地”,2011年被评为“贵州最具魅力的民族村寨”。 3、保基乡陆家寨古村寨。位于XX县东北部保基苗族彝族乡境内,是XX县海拔最低的村寨,它以古朴建筑、纺织、靛染、刺绣、小桥流水人家、古榕树等景色为主,尤以古榕树为最。陆家寨布依村寨居住着80户325名布依族村民,至今保留着古朴的建筑,和一整套原始的纺纱、织布、腊染、刺绣等民族工艺。 4、郎岱历史名镇。郎岱镇是原郎岱县政府驻地,雍正八年始建。现镇内有古城垣、古建筑民居及院落、古街道等,有大量的历史建筑群,现存大部分民居仍为清时的江南风格建筑,城镇格局和风貌仍然保留着特定历史时期的特色。镇内现有文物保护单位木城碑、李伯平故居、古城垣、观音庙、周家大院(兵役局)、江西会馆(万寿宫)等。郎岱镇是黔中、黔西南大地上少有的艺术瑰宝,是特定历史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的体现。 5、岩脚古镇。清乾隆十九年设置羊场(岩脚),民国3年为羊场分县,民国32年为岩脚镇,是联系黔西北与黔中腹地和滇黔古道上的商业重镇。岩脚镇有长江中下游的徽派建筑,有碉楼结合四合院的山地组合,有带有外来建筑元素的“东洋楼” 等大量近现代商贸建筑,明显表现出各种文化在山区商贸重镇的融合。岩脚镇清代和民国时期的民居与商贸建筑遗存较多,典型的有永昌盐号、龚氏宅院、唐家马店等,这样的历史商贸集镇为我省少见。 6、XX县城关古城。XX县城关位于XX县腹部,素有“滇黔锁钥”之称。城面积39.1万平方米,城墙石砌,修筑于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城内明代建筑保存较多,典型的有普安州文庙、普安卫城墙及北门楼、城隍庙、大威寺泮园等。在贵州省明代城池中,普安卫城是唯一的一座明代建筑存量最多、城垣遗存最长(1100m),六百年来城市空间格局一直未变的城池。 7、水城老城。雍正十年,题建土城,乾隆二十四年改修石城。城区范围内主要文化古迹有水城城垣遗址、税上驿道、观音阁、城隍庙、“三线建设”旧址、田居亮故居等。城区文化古迹保存较为完好的民居,为清末和民国时期的建筑,大部分文物古迹已经损毁。现保留的只有民国时期的街道,沿街两旁的建筑由于变化过大,已非历史原貌,古城城墙及遗址、城隍庙等损毁严重,观音阁为复建。 (二)我市古村镇抢救保护和开发利用情况 近年来,市县两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对我市古村镇的抢救保护和开发利用做了大量的工作,主要有: 1、完成妥乐村整合修建性详规、庙宇规划、扶贫生态移民搬迁工程评审、预征景区建设用地等工作;对XX县发耳乡新光村布依族民族文化园立项申报;完成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sis_lxf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