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心理学程(整理版).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学校心理学程(整理版)

第一章 绪论 1、怎样理解中等学校心理学的对象和性质 中等学校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以教育心理学为主要内容,兼及中等学校学生心理学与教育社会心理学的部分内容。 (1)中等学校心理学兼有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性质,以社会科学特征为主(2)中等学校心理学注重理论性,而以应用性为主 2、中等学校心理学常用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1)观察法(2)调查法(3)教育心理实验法(4)个案研究法(5)教育经验总结法 3、学习和研究中等学校心理学的意义是什么 (1)中等学校心理学有助于认识学与教的心理活动规律,科学育人 (2)中等学校心理学有助于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 (3)中等学校心理学有助于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 (4)中等学校心理学有助于开展教育科学研究 第二章 心理学的基础知识 1、认知过程包括注意、感觉、知觉、记忆和思维等心理活动 2、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与集中 3、注意的功能:选择功能;维持功能;对活动的调节和监督功能 4、注意的种类:无意注意;有意注意;有意后注意 5、引起人的无意注意的刺激物一般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刺激物的强度;二是刺激物的对比关系;三是刺激的动感;四是刺激物的新异性 6、注意的品质:(1)注意的广度(2)注意的稳定性(3)注意的分配(4)注意的转移 7、感知觉:感知觉实质上是感觉与知觉的统称 8、感觉是人脑对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9、感觉分为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外部感觉是个体对外部刺激的觉察,主要包括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肤觉等。内部感觉是个体对内部刺激的察觉,主要包括机体觉、平衡觉和运动觉。 10、知觉是人脑对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 11、感觉的特殊现象(1)感觉适应(2)感觉的相互作用(3)感觉对比(4)联觉 12、联觉是指一种感觉引起另一种感觉的心理现象 13、知觉的基本特征:(1)知觉的理解性(2)知觉的整体性(3)知觉的选择性(4)知觉的恒常性 14、表象和记忆:表现具有三个特征(1)形象性(2)概括性(3)可操作性 15、遗忘的基本规律(1)时间因素(2)识记材料的性质和数量(3)学习的程度(4)材料的顺序(5)识记者的态度 16、思维是一种高级的认知活动,它是人脑借助于语言、表象或动作实现的对客观事物概括和间接的反映。人的思维过程具有概括性和间接性两个基本特征 17、想象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过程 18、想象的分类:有意想象和无意想象。 19、无意想象又称为不随意想象,是没有预定目的、不自觉的想象。蒙是无意想象的极端形式。 20、有意想象又称随意想象,是有目的、自觉的想象 21、有意想象有两种形式: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再造想象是根据语言文字的描述或图式、模型、符号等描述,在头脑里形成有关事物的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创造想象是指不局限于现有的描述或描绘,在头脑里独立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与再造想象相比,创造想象具有首创性、独立性、新颖性等特点。创造想象的产生受制于创造动机、创造原型、表象储备、积极的思维活动、灵感等因素。 22、思维的认知加工过程(1)分析与综合(2)比较(3)抽象与概括(4)具体化 23、想象的认知加工过程(1)黏合(2)夸张(3)典型化(4)想象联想 24、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验证假设 25、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因素 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有很多,有情境因素也有个人因素,有客观因素也有主观因素,各个因素之间是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的,主要有以下几种(1)动机水平(2)问题情境(3)定势(4)原型启发(5)个性因素 26、动机的概念:动机是引起并维持人们从事某项活动,以达到一定目标的内部动机 27、动机与需要:需要的概念: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它表现为有机体对内部环境或外部的一种稳定的要求。 28、需要的特性:一是动力性、二是对象性、三是社会性 29、意志是有明确目的,以随意运动为基础,与克服困难相联系的心理过程 第三章 心理的发展 1、如何理解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 (1)心理发展是一个既有连续性又有阶段性的过程。(2)心理发展具有定向性和顺序性(3)心理发展具有不平衡性(4)心理发展具有差异性 2、简述我国心理学界对个体心理发展阶段的划分 我国心理学家将个体的心理发展一般划分为八个阶段,即乳儿期(出生~1岁);婴儿期(1~3岁);幼儿期(3~6、7岁);童年期(6、7~11、12岁);少年期(11、12~14、15岁);青年初期(14、15~17、18岁);青年后期(17、18~25、30岁);成年期(25、30~55、60岁);老年期(55、60~死亡)。 3、试说明儿童心理发展的动力

文档评论(0)

jiqingyong1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