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尝到用科技为“三农”服务的甜头
尝到用科技为“三农”服务的甜头
桑植县气象局高级工程师 成本文
我是56年到北京气象专科学校开始学习气象,60年到成都气象学校任教气象,63年“支边”到桑植从事气象工作。我是99年61岁正式退休的,在桑植气象局工作了三十七年。我出生在湘乡县农村,对农村和农民有一种天然的感情。我记得很清楚,63年2月19日到桑植气象站报到后,工作还不到半年,我就一个人大胆深入到大山区八大公山药材厂去搞调查。我还经常喜欢到农村去进行调查和访问老农。我曾主动参加过全县两次林业普查和农业气候区划考察,全县580多个村我大部分都走遍啦!对每个村的村部所在地的海拔高度大都进行了实地测定,还收集了大量的看天经验和天气谚语,为我72年编写成《桑植县农业气候手册》打下了良好的素材基础。我编写的这本《桑植县农业气候手册》受到了业务部门的重视,还参加了全国农业区划成果展览会。我向县科委申报到了7000多元的科研经费。这本《手册》在州团结报社铅印了5000册,发送到全县所有乡村和农口各局等,深受广大农民群众和农技干部的欢迎。后来全国有十多个省市的气象部门或农校等,都来信求购这本《手册》。现在还有许多乡村干部和农业技术员还保存了这本《手册》作为气象科普的工具书。
通过编写这本《手册》,使我深刻地体会到开展气象科普为农业服务的重要性。后来我为发展优质烟叶生产、五倍子生产及如何合理利用山区小气候资源等写了二十多篇科普文章。我还参加了农业气象区划成果应用,五倍子蚜虫迁飞小气候和白肋烟及云烟红花大金元等优质烟的小气候考察研究。其中,参加完成的“湘西八大公山自然综合科学考察报告”项目,获1986年林业部科学进步二等奖;“地膜小气候效应对玉米的影响及推广应用研究”,获1989年国家气象局科技扶贫二等奖和湖南省气象科技一等奖;1983年荣获国家民委、劳动人事部和中国科协授予在少数民族地区长期从事科技工作的荣誉证书;1992年获荣“大庸市有突出贡献的拔尖人才”称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3年荣获“全省十佳气象服务能手”称号;1996年在全市科普金桥竞赛活动中荣获“十佳科技人员”称号;1997年荣获“全省气象重大天气服务先进个人”等奖励;1994年2月17日《中国气象报》以《神机妙算的成诸葛》进行了长篇报导;1998年10月31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以《情系土家山乡的气象人》作过专题报导;1995年4月被选录入《当代中国科学家与发明家大辞典》等;1995年被晋升为高级工程师。我曾担任过县政协1—4届农林组的组长,也为农业服务做了一些有益的工作。
用科技为“三农”服务使我尝到了甜头。我想退休后更有时间,更有经验,更应该坚持用自己已掌握的科技知识去为“三农”服务。因此,人退心未退,我仍帮助局里做一些事,开展了一些科普宣传,前几年做的一些事,就不再多说。现就今年正在做的三件事简要介绍一下:
一、主动参与高炮人工消雹增雨工作
我县从1992年开始开展了高炮人工增雨工作,至今已开展了八年增雨作业,其效果一年比一年好,深受广大群众和干部的好评。今年在县政府,县烟草局和长沙烟厂的大力支持下,我县气象局在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下,在官地坪镇和八大公山设立了两个高炮人工消雹增雨站,于4月16日四门“三七”高炮已进入炮站。这是我省首批正式开展高炮人工消雹工作,其意义非常重大。为了搞好这项工作,局领导多次找我商量,邀请我参加了炮站选点工作,并征求我的意见,问我能否帮助参加今年的高炮消雹增雨工作,我考虑到局里确实是人少事多,工作太忙,就答应参加了这项工作。我认为人工防雹增雨涉及的科学领域广,目前作业条件还受多方面的制约,在技术环节中还存在某些不确定性,还需要不断研究,改进和完善其科学概念和作业技术。我想作为一个曾经搞过多年高炮人工增雨的高级工程师,虽然退休了,但工作又确实需要我,这又是用高科技为“三农”服务的好机会,我也就乐意接受了这项工作。于4月16日就和三位高炮手高高兴兴地进驻了炮站,住在离官地坪镇还有10多里远的双桥村。炮站生活虽然比较艰苦,生活很单调,又没有什么文娱生活。但苦中也有乐。想到我县连续三年遭受冰雹灾害很严重,现在有手段能减轻冰雹给烟草和其它农作物及人们生命财产造成损失,又能减轻夏秋干旱造成的损失等。也就能安下心来,克服目前家庭中还存在的一些后顾之忧和实际困难。
二、不忘把五倍子科研和生产搞上去
经考察我县有12个乡镇有较丰富的五倍子资源,全县约有21万亩适生倍林,这是我县可真正叫有特色的资源。五倍子不是像种包谷和红薯一样,到处可以种。它需要具备有倍树,倍蚜虫和苔藓作物这“三个要素”同时存在,才可能产结倍子,如光有倍树不可能产结倍子。同时倍子的产结对其小气候环境有严格的要求。它适宜在溪沟两旁比较潮湿的半阴坡处产结五倍子。如我县的四方溪、人潮溪等地适宜产结倍子。如果真正用科学发展的观点来分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