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认同 流动人口自我身份认同的现状与政策建议_李虹.docVIP

身份认同 流动人口自我身份认同的现状与政策建议_李虹.doc

  1. 1、本文档共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身份认同 流动人口自我身份认同的现状与政策建议_李虹 导读:就爱阅读网友为您分享以下“流动人口自我身份认同的现状与政策建议_李虹”资讯,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您对92的支持! 012年7月 2 9卷第4期 第4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NorthwestNormalUniversitSocialSciences     y( Jul.2012  Vol.49No.4  流动人口自我身份认同的现状与政策建议 2 ,黄琳妍1李 虹1,倪士光1, (1.清华大学心理学系,北京 100084; )威海)心理教育中心,山东威海 22.哈尔滨工业大学 (64209 [摘 要]自我身份认同是流动人口心理层面社会融入的具体表现,流动人口自我身份认同由两个因素构成:认同愿望和内心认同;流动人口的认同愿望明显高于内心认同,约80%左右的流动人口认同愿望高,只有约23%的流动人口内心认同。流动者出现身份认同困境的原因在于其个人身份建构与社会建构之间的矛盾。为此,提出以下政策建向东入地”的政策、提供持续的技能培训机会以促进流动人口和户籍人口的议:从城市政策等社会层面,提出鼓励“ 双向融合;从社会参与等心理层面,提出总结典型外商投资企业的用人机制、规范用工环境以促进流动人口的渐进性融入;从个体家庭的经济层面,提出鼓励携带子女流动以鼓励流动人口的主动融合。[关键词]流动人口;身份认同;认同愿望;内心认同 [()中图分类号]B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849    [0019162201204006807 --- 一、前言 人口流动成为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人口转型过程中的突出特征,对中国未来社会的长期稳定 1] 。流动人口在流入地的社会发展形成巨大挑战[ 活的广度;心理层面的适应是属于精神上的,反映的是参与城市生活的深度,只有心理和文化的适应,才说明流动人口完全地融入于城市社会。因简称心理融入)是社会此,心理层面的社会融入( 融入的最终标志,反映了流动人口能否完全、真正地融入到流入地城市生活的有效主观标准,具体表现为身份认同。 有研究者构建了流动人口社会融入的指标体系,阐述了构建流动人口社会融入指数的方法,认为社会融入指标体系由4个维度,即经济整合、行 4] 。身份认同为适应、文化接纳、身份认同构成[ 融入问题,即如何适应城市生活的过程,成为政府、社会和学界持续关注的焦点。 有研究认为,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入包括3个层面:经济层面、社会层面、心理层面或文化层面, 2] 。该过程必须具备3个其本质是再社会化过程[ 方面的基本条件:首先,在城市找到相对稳定的职业;其次,这种职业带来的经济收入及社会地位能够形成一种与当地人接近的生活方式,从而使其具备与当地人发生社会交往,并参与当地社会生活的条件;最后,由于这种生活方式的影响和与当地社会的接触,使其可能接受并形成新的、与当地人相 3] ,同的价值观。这3个不同方面是依次递进的[ 的主要标志是自我身份认同,即流动者对自己身份,主的认知(城里人、农村人、外来人、农民工)要通过社会比较,表现为流动者与本地人之间的心理距离、归属感及对自己是谁等自我身份问题的思考。因为有比较,有些群体才得到积极评价,有些则得到消极评价。人们往往容易对遭受消极评价的 5] 。群体在态度上产生偏见,在行为上滋生歧视[ 经济层面的适应是立足城市的基础;社会层面的适应是城市生活的进一步要求,反映的是融入城市生 [收稿日期- 因此,自我身份认同是心理社会融入的具体和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立基金项目]国家人口计生委流动人口司委托课题“流动人口的自我身份认同研究”(20105660097 )项课题国家一般项目“流动人口子女社会融合教育研究”(BFA110053 [,女,内蒙古呼和浩特人,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健康和管理心理学研究第一作者简介]李虹(1961—) 68 可观察的指标,心理层面的融入是社会融入的根本。所谓流动人口的自我身份认同是指,在心理上将自己认同为城里人,没有心理隔阂,有心理归属感。国内研究主要关注了流动人口社会融入的困难,探讨导致这些困难的风险因素。研究者普遍认,心理弱势群体”或“问题群体”定流动人口是“ 认为流动人口必定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适应和发展问题,从而无法真正地融入到城市生活,更无法认同自己是城市居民的角色。这些研究者将流动人口看作是一个同质的不分化的潜在高危群体,这一研究视角可能会阻碍该领域的进展,可能会让民众对流动人口产生偏见,不利于流动人口研究的深入。本研究以流动人口的自我身份认同为主要出发点,探讨我国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入心理层面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认同愿望更侧重于流动人口的主观融入见表1 期望;内心认同则强调融入与否的深

文档评论(0)

raojun0000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