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工艺_8剪力墙地基基础分析.ppt

  1. 1、本文档共1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建筑施工工艺_8剪力墙地基基础分析

  (6)铺贴卷材防水层   ① 平面铺贴卷材   铺贴卷材前宜使基层表面干燥,先喷冷底子油结合层两道,然后根据卷材规格及搭接要求弹线,按线分层铺设。   卷材搭接:长边不应小于100mm,短边不应小于150mm。上下两层和相邻两层的卷材的接缝应该错开,上下层卷材不得相互垂直铺贴。   在平面与立面的转角处,卷材的接缝应留在平面上距立面不小于600mm处。   ② 立面铺贴卷材   铺贴前宜使基层表面干燥,喷冷底子油两道,干燥后即可铺贴。   立面卷材防水层外防外贴法:应先铺平面、后者贴立面,平立面交接处应加铺附加层。一般施工将立面底根部根据结构施工缝高度改为外防内贴卷材层,接槎部位先做的卷材应留出搭接长度,该范围的保护墙应用石灰砂浆砌筑,待结构墙体做外防外贴卷材防水层时,分层接槎,外防水错槎处接缝,经验收后砌筑保护墙。   立面卷材防水层外防内贴法:在结构施工前,应将永久性保护墙砌筑在与需防水结构同一垫层上。保护墙贴防水卷材面应先抹1∶3水泥砂浆找平层,干燥后喷涂冷底子油,干燥后即可铺贴油毡卷材。卷材铺贴必须分层,先铺贴立面,后铺贴平面,铺贴立面时应先铺转角,后铺大面;卷材防水层铺完后,应按规范或设计要求做水泥砂浆或混凝土保护层,一般在立面上应在涂刷防水层最后一层沥青胶结材料时,粘上干净的粗砂、待冷却后,抹一层10~20mm厚的1∶3水泥砂浆保护层;在平面上可铺设一层30~50mm厚的细石混凝土保护层。 * 8.4地下室施工工艺 地下室:地下室的房间地平面低于室外地平面的高度超过该房间净高的1/2。 按使用功能:普通地下室和防空地下室; 按结构形式:砖墙结构地下室和混凝土结构地下室; 按地下室埋入地下深度:全地下室和半地下室。 地下室一般由墙、底板、顶板、门窗、楼梯和采光井六部分组成。 当地下室底板高于地下水位时可做防潮处理;当地下室底板有可能泡在地下水中时应做防潮防水处理。 8.5地下室防水施工工艺   防水工程在整个地下室施工过程中属于特殊过程。必须明白,防水工程的成败起决定作用的是结构层防水。也就是说,防水施工必须保证结构层无渗漏,否则防水工程必然失败。   以混凝土自身的密实性而具有一定防水能力的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结构形式称之为混凝土结构自防水。 改性沥青类(弹性体、塑性体、聚乙烯胎) 卷材防水层 普通防水混凝土 外加剂防水混凝土(微膨胀剂、防水剂………) 橡胶类(三元乙丙、三元丁、……) 塑料类(聚氯乙烯、氯化聚烯、……) 橡塑共混类(氯化聚乙烯-橡胶共混…) 涂膜防水层(橡胶类、树脂类、改性沥青类、聚合物水泥类……) 外加剂渗透结晶防水混凝土 防水砂浆抹面 防水剂防水砂浆 膨胀剂防水砂浆 附加防水层 防水混凝土结构 地下防水构造 8.5.1防水混凝土施工工艺 1.施工准备 1)材料及要求 2)主要机具 3)作业条件 (1)钢筋、模板工序完成,办理完隐检、预检手续。注意查检固定模板的铁丝、螺栓是否穿过混凝土墙,如必须穿过时,应采取止水措施,特别是确定管道或预埋件穿过处是否已做好防水处理。木模板提前浇水湿润,并将落在模板内的杂物清理干净。 (2)根据施工方案已做好技术交底。 (3)材料需经检验,由试验室试配提出混凝土配比,试配的抗渗等级应按设计要求提高0.2MPa。 (4)如地下水位高,地下防水工程施工期间继续做好降水、排水工作。 预埋套管加焊止水环 工具式螺栓 螺栓加焊止水钢板 2.施工工艺 1)工艺流程 作业准备 →混凝土搅拌→运输 →混凝土浇筑→养护 2)施工要点 (1)混凝土搅拌 ①搅拌投料顺序:石子 →砂→水泥→U.E.A膨胀剂→水 ②投料先干拌0.5~1min再加水。水分三次加入,加水后搅拌1~2min(比普通混凝土搅拌时间延长0.5min)。混凝土搅拌前必须严格按试验室配合比通知单操作,不得擅自修改。散装水泥、砂、石车车过磅,在雨季,砂必须每天测定含水率,调整用水量。现场搅拌坍落度控制6~8cm,泵送商品混凝土坍落度控制14~16cm。 (2)运输:混凝土运输供应保持连续均衡,间隔不应超过1.5h,夏季或运距较远可适当掺入缓凝剂,一般掺入2.5‰`3‰木钙为宜。运输后如出现离析,浇筑前进行二次拌合。 (3)混凝土浇筑:   ①应连续浇筑,宜不留或少留施工缝。 ②底板一般按设计要求不留施工缝或留在后浇带上。 ③墙体水平施工缝留在高出底板表面不少于200mm的墙体上,墙体如有孔洞,施工缝距孔洞边缘不宜少于300mm,施工缝形式宜用凸缝(墙厚大于30cm)或阶梯缝、平直缝加金属止水片(墙厚小于30cm),施工缝宜做企口缝并用B.W止水条处理。垂直施工缝宜与后浇带、变形

文档评论(0)

44111342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