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6人教版本语文选修《都江堰》学案
都江堰
【学习目标】
1.品味余秋雨散文独特的艺术特色
2.体会想象在课文中的作用
3.体会余秋雨散文中的文化反思精神
【学习重点】分析课文的对比手法
【学习难点】作者对人文景观的独特思考
【知识链接】
1.作者简介
余秋雨(1946—)浙江余姚人。当代散文家、艺术理论家,曾获“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的称号,并且担任过多所大学教授。12岁离家到上海求学,入上海晋元中学,学业成绩优秀(该校90周年校庆时,他与丁关根、翁史烈等一起列入该校英才榜)。后考入上海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因成绩优秀留校执教。
他治学严谨,著述宏富,早年写有《戏剧理论史稿》65万字,后又撰写《中国文化史述》和《艺术创造工程》,从戏剧理论研究转入人类文学的研究。80年代中期,他开始了散文的写作,出版《文化苦旅》和《山居笔记》。《文化苦旅》表现了余秋雨散文独特的文化特质。评论家说他用“理性和感性相融洽的语言之舟,负载着思想的重量,把现代散文推向了一流”。
2写作背景
都江堰位于四川成都平原岷江干流上,是两千多年前,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守李冰率领当地百姓修
建的一项大型水利工程,直到现在它还造福人民,一直发挥着防洪灌溉的作用,是中华民族文明史上的一座丰碑。
余秋雨在四川青城山时不期然与都江堰相遇,被深深地震撼了,于是写下了这篇名文。
【课堂学习】
自主预习
1.字音识记
颓壁残垣( ) 惊悸( ) 庇护( ) 修缮( )
卑处一隅( ) 强悍( ) 铁戟( ) 遴选( )
怦然心动( ) 韬略( ) 诘问( ) 傩戏( )
衮衮诸公( )
2.辨形组词
堰( ) 拙( ) 逛( ) 掬( )
揠( ) 绌( ) 诳( ) 鞠( )
偃( ) 咄( )
3.词语解释
冰清玉洁:修缮:
膜拜:
焕然:
众目睽睽:
4.近义辨析
(1)浸润·滋润
浸润:①固体与液体接触时,液体能附着在固体上的现象;②(液体)渐渐渗入。滋润:①饱含水分,不干枯;②增加水分,不使干枯。
例句:①都江堰的水流不像万里长城那样突兀在外,而是细细________、节节延伸。
②附近的湖水________着牧场的青草。
(2)焕然·涣然
焕然:形容有光彩。涣然:形容嫌隙、疑虑、误会等完全消除。
例句:①自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之后,中国革命的面貌就________一新了。
②经过她的一番解释,李春心中的疑虑便________冰释了。
合作探究
1.第一部分把都江堰和长城从多个方面进行了对比,请填写下表,体会这样对比的好处。
长城 都江堰 好处 年代上 影响上 功用上 规模上 气质上 结果上 2.作者对都江堰的情感有何变化?这样写有何好处?
【拓展训练】
积累与运用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濡养(rú) 浸润(qīn) 修缮(shàn) 圭臬(niè)
B.邈远(miǎo) 喧嚣(xiāo) 驯顺(xùn) 炫耀(xuàn)
C.残垣(yuán) 规矩(ju ) 怦然( pīnɡ) 劲厉(jìnɡ)
D.颤栗(zhàn) 遴选(lín) 庇护(pì) 韬略(tāo)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废驰 衮衮诸公 企盼 痛苦流涕 B.惊悸 雍荣大度 旷野 惹人注目
C.玉玺 雄才大略 强悍 心魄俱夺 D.繁衍 冰清玉洁 劝戒 精神焕发
3.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有学者称,任何主讲人都挽救不了“百家讲坛”的命运,这个影响巨大的节目在进入风雨飘摇的同时,也进入了“死亡倒计时”。
B.生与死是人生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但在我们的文化中,死亡却是讳莫如深的话题,人们不愿说死,更不愿讨论有关死亡的问题。
C.社会进步了,生活水平提高了,我们不用过箪食瓢饮的日子,但那种一掷千金的“豪爽”也是我们应该唾弃的。
D.如今大街小巷各种小广告泛滥成灾,简直到了无孔不入的地步。这些广告大多良莠不齐,既误导消费者,又污染了环境。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收集史料不容易,鉴定和运用史料更不容易,中国过去大部分史学家主要精力就用在这方面。
B.事实告诉我们:生态危机和环境灾难是没有国界的,是不受时空局限的;在生态环境问题上,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
C.心理健康思想的研究源远流长,早在战国时的《内经》一书中,就有心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6人教版本语文必修五第6课《逍遥游》课程教案.doc
- 2016人教版本语文必修五第6课《逍遥游》导学案.doc
- 2016人教版本语文必修五第7课《陈情表》练习题目1.doc
- 2016人教版本语文必修五第7课《陈情表》课程教案.doc
- 2016人教版本语文必修五第7课《陈情表》跟踪练习.doc
- 2016人教版本语文必修五第8课《咬文嚼字》练习题目.doc
- 2016人教版本语文必修五第8课《咬文嚼字》课程教案3.doc
- 2016人教版本语文必修四第10课《短文三篇》同步练习.doc
- 2016人教版本语文必修四第12课《苏武传》课程教案.doc
- 2016人教版本语文必修四第13课《张衡传》课程教案.doc
- 2016人教版本语文选修《都江堰》导学案.doc
- 2016人教版本语文选修《长恨歌》导学案.doc
- 2016人教版本语文选修《阿甘正传》课程教案.doc
- 2016人教版本语文选修《阿房宫赋》练习题目.doc
- 2016人教版本语文选修《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学案.doc
- 2016人教版本语文选修《风雨入世路—中国与WTO》学案.DOC
- 2016人教版本语文选修《马克思:献身于实现人类理想的社会》同步练习.doc
- 2016人教版本语文选修《马克思:献身于实现人类理想的社会》学案.DOC
- 2016人教版本语文选修《麻叶洞天》同步练习.doc
- 2016人教版本语文选修《鲁迅:深刻与伟大的另一面是平和》同步练习.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