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6北京版本语文选修第11课《察传》课程教案
课时教案 课题 察传 课型 新授课 授课时间 2013.4.3 学情分析 学生有一定的文言基础,刚刚讲完议论文的基本要求,并做了巩固,因此教学重点放在对文章的分析上。
教材分析 此文虽为一篇文言文,但思路清晰,尤其是材料的选取和安排,体现了议论文论据充分,说理透彻的特点,值得学习。
教学目标 1、疏通文章内容,掌握文言知识。2、了解分析文章内容及思路。3、从议论文的角度分析文章
教学重点 对文章内容的把握和分析
教学难点 如何在论据的基础上展开分析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方法 学生自主学习 教学手段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复习导入
检查预习情况-
要求学生口述文章
布置学生讨论,内容如下: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本文的思路是什么
3、围绕中心论点,作者选取了哪些材料,
4、运用了那些论证方法
四、从标准的议论文的角度看,本文的优点是什么,有缺点吗?是什么?
学生交换题目,自行检查
复述文章内容
讨论,整理答案
讨论,准本发言 巩固学生对文言基础知识的掌握
了解文章内容
对议论文文章结构的把握
议论文论据使用的适当分析 课堂练习与反馈评价 学生写一段实例分析
板书设计 作业布置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本文的思路是什么
3、围绕中心论点,作者选取了哪些材料,
4、运用了那些论证方法
5、从标准的议论文的角度看,本文的优点是什么,有缺点吗?是什么?
世传吕不韦曾令门客“人人著所闻”,撰集“二十余万言,以为备天地万物古今之事,号曰《吕氏春秋》”,之后“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①
“一字千金”的图书发布方式的确使得《吕氏春秋》备受关注,因此也轰动诸侯、流布天下。吕不韦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除了他的相位及其手中的权力之外,我想更主要源于吕氏对该书理论架构、编撰质量以及统一天下、治理天下的政略、政纲和理论的自信。
《吕氏春秋》是现存古籍中第一部有计划的、在短期内集体编撰而成的书。所以,该书的编排形式比较整齐,全书分为八览、六论、十二纪。八览中,每览包括八篇文章(《有始览》现存七篇)。六论中,每论包括六篇文章。十二纪是按十二个月,每月一纪,每纪五篇文章。还有一篇《序意》,实际上相当于《吕氏春秋》的后序,因为有残缺错简的现象,后人将其置于《十二纪》之后(一般《吕氏春秋》文章的排列顺序是纪、览、论),全书共一百六十篇。《吕氏春秋》内容庞杂,囊括了自然、社会等各个方面的知识和学问;融汇各家思想,“兼儒、墨,合名、法”;同时也表达了作为秦相的吕不韦统一天下和治理天下的政策方略和理论原则。②《汉书·艺文志》将其列为“杂”家,盖缘于此。
一、内容梳理
《察传》是《吕氏春秋·慎行论》的最后一篇。文章短小精悍、行文轻快、意趣深远,是一篇典型的论说文。
文章开门见山,提出总论点“得言不可以不察”,并以“愚者之过”晓以利害。
第二、三段全面展开,逐层论证。这是文章的主体,也是全文重点所在。第二段以“闻而审,则为福矣。闻而不审,不若无闻矣”作为分论点,并以齐桓公、楚庄王“闻而审”则“国霸诸侯”,以吴王、智伯“闻而不审”则“国亡身死”分别从正反两方面加以佐证。第三段同样开篇即提出分论点“凡闻言必熟论,其于人必验之以理”。之后选取“乐正夔一足”、“丁氏穿井”、“三豕涉河”等故事对分论点层层论述。第二、三段都主要运用举例论证的手法。但是第二段的例证叙述简洁概括、点到为止,第三段的例证则解说细婉、生动曲折。
传言之所以失实,其原因有二:其一,传播者有意为之、混淆视听;其二,言词在传播过程中被误解而改变了语义。
《察传》第二段重在说明传播言语的人意图不同,可能会造成言语传播失实,倘若听闻者不能分辨,将受到蒙蔽。太宰嚭和张武出于个人目的没有如实陈述越王勾践和赵襄子的情况和用心,听闻传言的吴王和智伯又不曾对自己所听到的情况详加审察,因而受到蒙蔽。
第三段则从言语在传播过程中被误解,从而导致言语传播失实的角度论证。本文已经敏锐地觉察到,言语在传播过程中,可能由于语词的多义性、标点停顿的不同、句式结构的多义、语境意义不同以及字音字形相近的误读误写等原因而产生语义理解的差异。比如“乐正夔一足”这个句子在传播过程中出现理解差异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种:从语词的多义性来看,“足”有“脚”和“满足、足够”的义项,从而出现了“乐正夔一只脚”和“乐正夔一个就足够了”两种理解;从句读上看,“乐正夔一足”可以有不同的停顿方式“乐正夔,一足”、“乐正夔一,足”;从句式结构上看,“乐正夔一足”可以理解为一个省略句,“乐正夔一而足”。基于以上潜在原因,对于“夔一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6人教版本语文选修《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同步练习.doc
- 2016人教版本语文选修《三国演义》导学案.doc
- 2016人教版本语文选修《世界选择北京》学案.DOC
- 2016人教版本语文选修《中庸》节选同步练习.doc
- 2016人教版本语文选修《三言二拍》导学案.doc
- 2016人教版本语文选修《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课程教案.doc
- 2016人教版本语文选修《书愤》导学案.doc
- 2016人教版本语文选修《云霓》导学案1.doc
- 2016人教版本语文选修《云霓》导学案.doc
- 2016人教版本语文选修《人和》公开课课程教案.doc
- 2016北京版本语文选修第11课《警察与赞美诗》练习卷.doc
- 2016北京版本语文选修第12课《非攻》优秀课程教案.doc
- 2016北京版本语文选修第13课《乡土本色》课程教案.doc
- 2016北京版本语文选修第12课《非攻》课程教案.doc
- 2016北京版本语文选修第14课《呼兰河传》课程教案.doc
- 2016北京版本语文选修第15课《哦,香雪》课程教案.doc
- 2016北京版本语文选修第1课《诗词四首》(沁园春·长沙)同步练习.doc
- 2016北京版本语文选修第1课《诗词四首》(沁园春·长沙)课程教案.doc
- 2016北京版本语文选修第2课《包身工》公开课课程教案.doc
- 2016北京版本语文选修第2课《改造我们的学习》课程教案.doc
最近下载
- GB50164-2021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docx VIP
- GB50164-2011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pdf VIP
- DLT5210.1-2021 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规程第1部分:土建工程.docx VIP
- DLT-5210.1-2024电力建设施工质量第1部分土建工程配套表格.doc VIP
- 呼吸衰竭最新治疗指南解读PPT课件.pptx VIP
- 腹腔引流管脱管应急预案.pptx VIP
- 呼吸衰竭最新治疗指南解读PPT课件.pptx VIP
- 辟谷养身:12.空腹力革命.pdf VIP
- 施工组织设计主要经济指标.pptx VIP
- 2023年ISO15189 医学实验室管理体系全套表格.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