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试论儒学的宗教性内涵行政论文范文大全.doc
试论儒学的宗教性内涵行政论文范文大全
试论儒学的宗教性内涵
一 引言
儒家思想传统到底能否被视为一种“宗教”?这是二十世纪中外学术界关于儒学的重大 争议性课题之一。二十世纪中国知识界所理解的儒家思想是理性的、人文主义的、缺乏宗教 内涵的思想传统,举例言之,民国8(1919)年2月,胡适(1891—1962)出版《中国哲学史大纲 (卷上)》,此书的第四篇就以孔子为“实行的政治家”。胡适,《中国古代哲学史 》(台北:远流,1986),61。民国58(1969)年1月,徐复观(1902—1982)在他的《中 国人性论史(先秦篇)》第二章讨论周初人文精神的跃动,第三章论以礼为中心的人文世纪( 春秋时代)之出现,并讨论宗教的人文化;第四章也是从宗教意识向道德意识的转化,论孔 子在中国文化史上之地位。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台北:台湾商务, 1969)这是五四以降中国人在崇拜“民主”与“科学”,追求理性的时代思想氛围之 下,所建构的孔子与儒学的现代形象。这种孔子及儒学的形象,以其将“宗教”与“人文” 峻别为二,终不免启人疑窦。
另一方面,儒学的宗教面向却也常常受到中外学者的注意,举例言之,远在1904—1905 年韦伯(max weber,1864—1920)出版《中国的宗教:儒教与道教》时,他是在“世界诸宗教 的经济伦理”的研究脉络下,探讨儒学作为宗教之诸般问题(如缺乏“圣”与“凡”之紧张 性……等)。max weber,the religion of china:confucianism and taoism (new y ork:the free press,1951,1964)日本汉学前辈池田末利在1981年出版《中国古代 宗教史研究——制度与思想》时,就全面分析中国古代思想的宗教性格,讨论古代中国人崇 拜之对象,祭礼之场所及礼仪等各方面问题。池田末利也讨论与儒学传统有深刻关系的春秋 时代理性主义以及“天道”与“天命”等概念,认为中国古代并不是一个无神论的文化,认 为儒家思想传统具有很强的宗教意识,“天道”或“天命”的概念从早期的主宰的人格意义 的天,转化为原理性的、哲学性的存在。池田末利,《中国古代宗教史研究》(东京 :东海大学出版会,1981),尤其是页956—957。池田末利分析的重点是中国古代宗 教信仰的外显行为,未及其内部思想。当代新儒家学者在1958年发表《为中国文化告世界人 士书》时,更特别强调中国文化与儒家思想的“宗教性”,但可惜并未深入论证儒家的“宗 教性”这个问题。牟宗三、复复观、张君劢、唐君毅等人说:“我们希望世界人士 研究中国文化,勿以中国人只知重视现实的人与人间行为之外表规范,以维护社会政治之秩 序,而须注意其中之天人合一之思想,从事道德实践时对道之宗教性的信仰。”见牟宗三等 ,《中国文化与世界》,收入:唐君毅,《说中华民族之花果飘零》(台北:三民,1974,1 99),引文见页145。牟宗三又说:“自事方面看,儒教不是普通所谓宗教,因它不具备普 通宗教的仪式。它将宗教仪式转化而为日常生活轨道中之礼乐。但自理方面看,它有高度的 宗教性,而且是极圆成的宗教精神”,见:牟宗三《中国哲学的特质》(台北:台湾学生,1 963),页99。1971年刘述先循田立克(paul tillich)将“宗教”定义为“终极关怀 ”(ultimate concern)之思路,认为儒学对现世精神之注重未必一定违反宗教超越性之祈向 。孔子虽然不信传统西方式的上帝,并不表示孔子一定缺乏深刻的宗教情怀。shu_h sine liu,“the religious import of confucian philosophy:its traditional outlook and contemporary significance,”philosophy east and west ,vol.21,no.2(april,1971 ),157~175;刘述先:《由当代西方宗教思想如何面对现代化的角度论儒学传统的宗教意涵 》,刘述先主编:《当代儒学论集:传统与创新》(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筹备 处,1995年),页1-32。1990年日本学者加地伸行也强调儒家重视生死问题,并特重 葬礼,可以视为一种宗教。但是,加地伸行所强调的是儒家的丧礼之仪式,他并未深入儒家 思想的“宗教性”内涵。加地伸行,《儒教とはなにか》(东京,中央公论社,1990 )“儒教”一词系自古以来中国习用之名词,《史记·游侠列传》:“鲁人皆以儒教 ”,《晋书·傅玄传》:“政体存重儒教”,其涵义与“儒学”(《史记·五宗世家》:“ 河间献王德好儒学。”)并无不同。在一般日文著作中,“儒教”一词使用极为普遍,当系 援用传统中国典籍中之用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论担保物权的竞合与实现5行政论文范文大全.doc
- 论政党执政文明与党政关系改革4行政论文范文大全.doc
- 论政府的创新能力政府政务范文大全.doc
- 论政治学科的科学性行政论文范文大全.doc
- 论教育与社会的资源交换行政论文范文大全.doc
- 论数学4行政论文范文大全.doc
- 论数学行政论文范文大全.doc
- 论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观教育论文.doc
- 论日常语言中的“用”─并论哲学的“用”2行政论文范文大全.doc
- 论日常语言中的“用”─并论哲学的“用”6行政论文范文大全.doc
- 试论公共管理中的领导艺术政府政务范文大全.doc
- 试论国际互联网和社会管理的互动关系行政论文范文大全.doc
- 试论城市发展中社会和谐的制约与促进行政论文范文大全.doc
- 试论如何实现统筹城乡发展、缩小我市南北差距发展规划范文大全.doc
- 试论当代经济学家与世界政治经济经贸招商范文大全.doc
- 试论我校开设高等体育教育专业自学考试的可行性行政论文范文大全.doc
- 试论欧美中国艺术史研究中的一些语言问题2行政论文范文大全.doc
- 试论欧美中国艺术史研究中的一些语言问题3行政论文范文大全.doc
- 试论确认“早期国家”的困难——兼论有关国家起源的各种理论.doc
- 试论装配式建筑物2行政论文范文大全.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