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塞的溶栓治疗及进展..doc

  1.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急性心肌梗塞的溶栓治疗及进展.

急性心肌梗塞的溶栓治疗及进展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急诊科 朱继红 治疗急性心肌梗塞药物的进展 阿斯匹林 既是冠心病、脑卒中的一级预防药物,也是急性心梗的首要治疗药物。急性心梗病人应使用200mg-300mg/日,连续5-7天,其后则为120mg-160mg/日,常规服用。 ACEI类: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应早期使用ACEI 类药物,但应注意其对血压的影响。一般在发病后10-12小时予首次剂量,为通常剂量的一半,若血压在正常范围(平均压80-85mmHg)则全量服用至少半年。 Beta受体阻断剂: 国外要求控制AMI病人的心室率在70次/分左右,减少氧耗、限制梗塞面积、防止心室过度重构、预防恶性心律失常。 在国内目前很少使用此类药物。在使用此类药物时应注意尽可能使用静脉制剂,以酒石酸钾美托洛尔为例,每分钟静推1mg,一般使用3-5mg,间隔10-15分钟可重复使用。 降脂治疗: 血脂的异常与大多数心肌梗死病人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现在十分强调对AMI病人使用降脂药物,即使总胆固醇正常的病人,也应用此类药物,使血脂维持在正常值的70-80%左右。 血小板Ⅱb、Ⅲa受体拮抗剂: 现国内已有售,可明确减少PTCA后的再狭窄率。 溶栓药物: 1.作用原理:溶栓药物通过各种途径促进体内自身的纤溶酶元转化为纤溶酶,从而使血栓处的纤维蛋白降解为纤维蛋白元,达到溶解血栓的作用。可见,溶栓药物对以红血栓为主的急性心肌梗死有效,而对以白血栓为主的不稳定心绞痛无效。 抗凝药物如肝素,降纤药物如东菱克栓酶,对预防血栓形成及进展有效,而对已经形成的血栓无效。 2. 溶栓药物的分类: 按作用机制分两类。其一,为人体内本已存在的天然的具有促纤溶的成分如尿激酶和tpA;它来源于人类,故无抗原性。另一类,为人体内不存在,但具有类似作用蛋白提取物如链激酶和葡激酶以及水蛭素。它来源于人体以外的生物体,具有抗原性。 此外,随着基因工程技术的不断进步,人工合成的溶栓药物不胜枚举,如r-tpA,r-SK。以及通过基因改造生产出的更具有活力的Scu-pA等。 自然提取物的溶栓药物,半衰期较短,需持续用药,tp-A尚需负荷用药才能达到较好的效果。这给院前或急救车上溶栓治疗带来一定的不便,现已有较长半衰期的药物,如ApsAc。只需一次给药。但由于AMI溶栓与介入联合治疗,重新受到重视与好评,长效制剂可能造成介入治疗出血并发症增多的弊端日益明显。 尿激酶 国内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溶栓药物的选择以尿激酶为主,但再通率临床不过70%,90分钟造影的冠脉再通率不过60%(TIMI Ⅱ-Ⅲ级),此外,由于原料为人体尿液,有感染其它疾病的可能,许多国家是禁用于临床的。 链激酶: 包括德国的SK和上海的r-SK,此类药物有较高的血管再通率,临床在80%,90分钟冠脉造影的再通率在75%左右,为欧美国家使用最广的药物之一。缺点有一定的抗原性,2%——4%的病人可有过敏反应,引起低血压又增加病人心脏负荷。 r-tpA:

文档评论(0)

dbt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