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诊断标准选择..doc

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诊断标准选择..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诊断标准选择.

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诊断标准选择 心电图, 心肌梗死, 影像学, 中国, 动态 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诊断标准选择 作者:吴杰 来源:中国医学论坛报 日期:2011-10-09   目前,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标准通常为:检测到心肌坏死的生化标志物(最好是肌钙蛋白)升高超过正常值上限的第99百分位,并有动态变化,同时至少伴有下列1项心肌缺血的证据(1+1模式): 缺血症状;新发缺血性心电图改变(新发ST-T改变或左束支传导阻滞);心电图出现病理性Q波;影像学显示有新发的局部室壁运动异常或存活心肌丧失。由于心电图的改变是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重要证据,心电图诊断标准的确定和规范化显得十分重要。   急性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诊断标准更新   传统的诊断标准   传统的心电图诊断标准通常定义为:出现异常Q波(Q波时限≥30 ms或40 ms,Q波深度≥1/4 R)伴ST段抬高。标准中强调Q波的出现是确立心肌梗死的重要证据,而ST段抬高则作为心肌梗死急性期诊断的依据。   传统的标准具有简洁实用的特点,缺陷是未能体现心肌梗死早期诊断、早期干预的现代理念,也未考虑性别差异、年龄及导联因素对诊断的影响。   2000年ESC/ACC推荐诊断标准   2000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SC)/美国心脏病学会(ACC)对急性心肌梗死作了新的定义,并制定了相应的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诊断标准(表1)。   ESC/ACC提出了ST段抬高与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的分类方法,并将急性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诊断分为两期,即进展期(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和确定期(Q波型急性心肌梗死)。2000年的标准还对ST段抬高的阈值和异常Q波作了明确而清晰的定义。 点击看大图   2007年ESC/ACCF/AHA/WHF推荐的诊断标准   2007年ESC/美国心脏病学会基金会(ACCF)/美国心脏学会(AHA)/世界心脏联盟(WHF)公布了“心肌梗死全球统一定义”,制定了可能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缺血性心电图改变的标准(表2)。   有如下更新:① V1导联的ST段抬高的阈值修改为≥0.1 mV;② 在V2和V3导联上,将女性ST段抬高的阈值由≥0.2 mV修改为≥0.15 mV;③ 将ST段水平或下斜型压低的阈值由≥0.1 mV修改为≥0.05 mV。这提高了诊断ST段抬高和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敏感性,尤其是对女性。   2009年AHA/ACCF/HRS 建议的诊断标准   2009年AHA/ACCF/美国心律学会(HRS)公布了《心电图标准化与解析建议》,其中诊断ST段异常改变的阈值定义为:① ST段抬高:男性,V2和V3导联J点抬高不应超过0.2 mV(40岁以下不应超过0.25 mV);女性,V2和V3导联J点抬高不应超过0.15 mV;其他导联男、女性J点抬高不应超过0.1 mV;② 附加导联:V3R和V4R导联J点抬高不应超过0.05 mV(30岁以下男性不应超过0.1 mV);V7~V9导联男、女性J点抬高不应超过0.05 mV;③ ST段压低:V2、V3导联J点压低不应超过0.05 mV,其他导联J点压低不应超过0.1 mV。   2009年有如下修订:① 附加导联ST段抬高的阈值修改为≥0.05 mV;② ST段压低的阈值在V2、V3导联定义为≥0.05 mV,在其他导联定义为≥0.1 mV。   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诊断规范化   对国际上已达成广泛共识的意见应尽快采纳和应用。例如按左上-右下的解剖顺序记录肢体导联心电图(aVL、Ⅰ、aVR、Ⅱ、aVF、Ⅲ),以利于在解剖上相邻导联的心电图分析;ST段抬高统一采用J点测量等。   ST段抬高诊断标准   ① 2000年ESC/ACC推荐的标准:2个相邻导联新出现J点抬高:在V1~V3导联≥0.2 mV,在其他导联≥0.1 mV。   ② 2007年“心肌梗死全球统一定义”推荐的标准:2个相邻导联新出现J点抬高:在V2 、V3导联,男性≥0.2 mV,女性≥0.15 mV;和/或其他导联≥0.1 mV。   2007年推荐的标准考虑了性别差异和导联的因素,更符合临床实践,且与2009年AHA/ACCF/HRS建议的标准一致,值得采纳。   ST段压低诊断标准   ① 2000年ESC/ACC推荐的标准:出现ST段水平或下斜型压低≥0.1 mV。   ② 2007年“心肌梗死全球统一定义”推荐的标准:出现ST段水平或下斜型压低≥0.05 mV。   ③ 2009年AHA/ACCF/HRS 建议的标准:在V2、V3导联,ST段压低≥0.05 mV, 在其他导联ST段压低≥0.1 mV。   2000年设定的阈值(≥0.1 mV)有较高的诊断特异性,而2007年

文档评论(0)

dbt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